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频数基本概念

频数,通常被定义为一组测量数据中,按照特定组距分组后,落在各个组内的数值出现的次数。例如,有148个数据,最小值为0.03,最大值为31.67,每组间隔3.000,将数据分为11组。在这个例子中,落在15.05至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那么这个范围内的频数就是26次。

频数也可以通过频率来衡量,频率是指某组数据的频数与总数的比值。例如,在数字3.149324中,数字'9'出现了1次,其频率为1除以数字总长度的18,即16.7%。

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或频率反映了对应组标志值对整体数据分布的影响。频数或频率数值越大,说明该组的标志值在整体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反之,数值越小,该组的作用则相对较小。

举个实际例子,比如硬币投掷实验,10次中有4次正面朝上,那么“正面朝上”的频数就是4。对于问题“掷了一百次硬币,其中40次正面朝上,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是多少”,答案是100减去正面朝上的频数,即100 - 40 = 60次,频数为60次,这同样适用于数学统计图表的分析。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