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细菌与病毒有何分别

细菌 细菌(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它们多数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器,比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由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另一类是古菌(Archaea)。或者本类群称作真细菌(Eubacteria),而另一类为古细菌(Archaebacteria))。与原核生物相反,具有更复杂细胞结构的生物被称为真核生物(Eukaryota 或 Eukarya)。 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它生物共生。很多病原体是细菌。细菌非常小,通常大小只有0.5到5.0微米,尽管有一些直径可达0.75毫米(硫珠菌(Thiomargarita))。细菌通常像植物和真菌一样,具有细胞壁,但其组成不同,为肽聚糖。很多细菌利用鞭毛运动,其结构也与其它生物不同。 历史 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埃伦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

1795-1876)在1828年提出,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

1834-1919)建议使用「原生生物」,包括所有单细胞生物(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 1878年,法国外科医生塞迪悦(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

1804-1883)提出「微生物」来描述细菌细胞或者更普遍的用来指微小生物体。 因为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1683年,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最先使用自己设计的单透镜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大概放大200倍。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和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

1843-1910)指出细菌可导致疾病。 --------------------------------------------------------------------------------------------- 病毒 病毒是一种可以在其它生物体间传播并感染生物体的微小生物(其实因为病毒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所以某种程度上还不能说病毒是生物),直径约在20-400nm。有时使用「病毒」描述那些在真核生物中传播和感染的生物;使用「噬菌体」或「吞噬体」来描述那些在原核生物间传播的生物。病毒的起源不是很清楚。现在最流行的解释是它们来源于其它寄主有机体,起源于例如质体或转座子的。也有人认为它们是简化了的微生物或分别起源于原始海洋的有机生物汤。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于不同的机制。 历史 关于病毒的记录在西元前10世纪的中国就有天花的记录,16世纪时也有利用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来作不同花色的育种。 在滤过性病毒被发现前,詹纳医师曾在1798年以牛痘接种来免疫天花,1884年巴斯德医师发明狂犬病疫苗,1880年代柯霍(Robert Koch)等人发现有些传染病的检体无法培养出细菌,可经过接种感染。 病毒于1898-1899年首次被发现,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Iwanowski)发现将菸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滤液,以细菌无法通过的滤器过滤后,其滤液仍具有感染性,当时将此现象认为是细菌的分泌物所致,并称之为滤过性病毒,伊凡诺夫斯基因此被称为病毒学之父。现代病毒学研究,始于1915年F. W.特沃特和1917年F. 德雷尔发现了感染细菌的噬菌体。1940年代,人类利用电子显微镜首次看到病毒的型态。 1928-1950年发现可以利用鸡胚胎技术培养病毒,1945-1950年间发展出组织培养技术来培养病毒。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062402007

特性: 细菌被认定为一种单细胞生物,能显示生物的7种特性 但病毒不是一种生物,是一种非细胞实体,不能显示生物的7种特性。 体积: 病毒比细菌小很多倍,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生存方法: 细菌: 以自营营养或异营营养来生存。 病毒:需寄于细胞来分裂,生长速度惊人。

参考: 自己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