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4:51:04
1. 兴起:康有为曾提议将孔教定为“国教”,并宣称“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他还表示“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面对这一保守势力的反弹,一部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选择了与封建势力合作,一部分人选择了沉默,许多人则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然而,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起了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大张旗鼓地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封建的尊孔复古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场运动始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担任主编,李大钊为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
2. 内容: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要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3. 局限:新文化运动将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然而,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中实际的 revolution 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将新文化运动与工农运动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了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4. 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是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