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老山界》的原文赏析

1. 我们决定要攀登一座高达三十里的瑶山,地图上称之为越城岭,当地人称其为老山界。

2. 下午我们启程,沿着山沟缓缓行进。队伍前行缓慢,时常需等待,使得进度极为缓慢。天色渐暗,饥饿感渐渐袭来,许多人开始焦躁不安,甚至发泄不满。

3. 我们趁机跑到队伍前面,发现地势愈发陡峭。我们已超越本纵队,追上“红星”纵队的尾部,在转弯处发现一间房子,便停下来休息。

4. 这是一家瑶族人家,只有母女二人留守;父亲可能因听闻红军到来而躲藏起来。

5. 我们向她们表明来意:“大嫂,我们在你这里暂时休息。”

6. 她们同意后,我们开始与瑶民交谈。根据之前的经验,不论是谁,只要我们向他们解释清楚红军的宗旨,他们都会从恐惧变为欢迎,与我们亲近。

7. 我们谈论起红军、苛捐杂税,以及广西军阀如何禁止瑶民信奉自己的宗教,甚至屠杀瑶民。提及她们的生活状况,那名妇女忍不住哭泣起来。

8. 她叙述了自己被汉人驱逐,失去土地,被迫迁移到这荒凉山区,每年要交纳沉重的租金。她表示,广西对瑶民的苛捐杂税尤其重,军阀们也格外欺凌他们。她希望红军能早点到来,这样她们就不会遭受这些苦难。

9. 她问我们是否饿了,正中我们的下怀。她拿出家中不多的米,在简陋的灶上煮粥。她对我们表示歉意,说米不多,大锅也没有,无法为部队多做些。我们提出给她钱,但她拒绝接受。恰好一个熟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足够三天的口粮。尽管知道前方粮食紧张,我们还是将整袋米送给了她,她欣喜地接受了。

10. 部队必须在夜间行军,她的房屋和篱笆都是由干燥的竹子编成,我们担心有人会将它们拆下当火把,于是贴上几条标语,提醒部队不要拆篱笆。我们还询问瑶民前方是否有竹林,可以砍来做火把,并派人去准备。

11. 粥非常美味,因为我们确实饿了。我们也给瑶民的母女盛了粥。

12. 老山界不仅是地理上的障碍,更是一段承载着深刻历史意义的旅程。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这一段的艰难行军。陆定一在《老山界》中记录了这段经历,使得这个地名家喻户晓。

13. 红军在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后,进入广西和湖南边境,然后是湖南和贵州边境。本文描述的是中央军委纵队在这一带的行军情况。

14. 听说我们要攀登的瑶山,地图上称为越城岭,当地人称它为老山界。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