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耕岩释义

在古代的典籍中,有两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一位是郑子真,居住在谷口,另一位是严君子,居于蜀地。他们皆注重个人修养,严守道德底线,不轻易接受奢华的生活。汉成帝时期,王凤大将军以礼相邀郑子真,但他坚决拒绝,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终其一生。严君子则在成都街头以占卜为业,他视此工作为利民之举,根据不同人的需求,以道义引导他们走向善良。他每日接待少量人,生活简单,主要教授《老子》,广泛阅读,著书十余万字,杨雄曾师从于他,后来杨雄在官场名声显赫,常常推崇严君平的品行。

严君平长寿,至死都坚守占卜业,蜀地人对他充满敬爱。杨雄在其著作中特别赞扬了这两位人物,他认为,君子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内在的德行。他举例说,如谷口的郑子真,虽居岩下,却因坚守志向,名声远播京城,这并非因公卿地位,而是其高尚人格所致。两龚在楚地以清白自持,严君子在蜀地淡泊名利,即使身处僻静,也不改其节操,其精神价值远超世间珍宝。他认为,这样的贤者,应当被视为国家的宝贵财富。

因此,"谷口郑子真,耕岩以守志,其名闻于京城",这个典故象征着隐居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成为了后人对隐逸生活的敬仰和追求的象征。"耕岩"一词,既是对他生活方式的描述,也是对他品格的赞美。

扩展资料

耕岩,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汉名士郑子真(名朴)隐居不仕﹐耕于岩石之下。后因以"耕岩"指隐居或指隐居之处。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