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仪相鲁不受鱼译文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0:13:43
当公孙仪担任鲁国宰相时,他对于鱼类有着特殊的喜好。这个喜好引起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全国的人都争相购买鱼作为礼物献给他。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公孙仪本人对此却拒绝接受。他的学生对此感到不解,询问他为何如此。
公孙仪解释道:“我之所以喜爱鱼,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是因为我深知接受鱼的后果。如果我开始接受这些鱼,我可能会因为对献鱼者的迁就而做出不符合原则的决策。这样的行为将导致我失去公正,从而可能面临被罢免宰相的危机。我热爱鱼,但如果因此失去了宰相之位,我将无法再从他们那里得到鱼,也无法自己提供。相反,如果我不接受,我就能继续担任宰相,这样我就能长久地以我自己的方式满足对鱼的热爱,使我与鱼的关系得以持续。”
公孙仪的智慧在于,他通过拒绝接受鱼,维护了自身的清廉和职位的稳固,确保了自己能够长期享受鱼的爱好,同时也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信任。这种以长远眼光和原则为重的态度,显示了他作为宰相的高瞻远瞩和廉洁自律。
扩展资料
公子仪相鲁不受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