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从犹豫走向决绝,绝望时更要抗争——我观鲁迅《铸剑》(上)

《铸剑》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收录于《故事新编》,取材自《列异传》《搜神记》的“三王冢”传说。这部小说以其雄奇瑰丽、色彩斑斓的风格,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抗争哲学,尽管没有被选入教材,但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不为人所忽视。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在得知父亲被国王杀害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复仇之路。少年带着父亲生前所铸之剑,面对重重困难,他与一个名为宴之敖者的神秘人物结盟。宴之敖者以其决绝的意志,帮助少年完成了复仇大业。

少年名叫眉间尺,他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的冤屈,决心复仇。母亲的悲痛和对儿子未来的担忧,激发了眉间尺的斗志。在母亲的指导下,眉间尺从地下挖出了父亲留下的雄剑。面对复仇的艰难,眉间尺从优柔寡断逐渐变得决绝,最终在宴之敖者的帮助下,完成了复仇。

宴之敖者,一个黑须黑眼、瘦如铁的人,他的声音如同鸱鸮,目光在黑夜中像两点磷火。他不仅在眉间尺遭到纠缠时出手相助,更愿意为眉间尺完成复仇的心愿,条件是接受他的剑与头。眉间尺在犹豫与决断之间,最终选择了决断,削下头颅,连剑一起交给宴之敖者。宴之敖者入宫表演“金鼎沸水里,人头在歌舞”的把戏,借机将国王的头颅斩落,与眉间尺的头在鼎中死战,最终合力咬死王头,完成了复仇。

在《铸剑》中,鲁迅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情节,展现了抗争与复仇的主题。少年眉间尺从犹豫走向决绝,即便在绝望之时也勇敢地抗争,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宴之敖者则以决绝的意志,成为了复仇的助力者,他的行为体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复仇的渴望。母亲的形象则展示了拿得起放得下的伟大精神,她成全了儿子的使命,展现了平凡中的伟大。

通过《铸剑》的故事,鲁迅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抗争的勇气,也向我们展示了在面对困难与绝望时,不放弃、勇于抗争的可贵品质。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启示,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勇于面对,不畏艰难,追求正义与真理。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