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的主要内容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3:35:20
主要内容:
黑云高压城上,阳光照在盔甲上,这是描绘敌兵压境,危城将破的情景。(角声满天)是说日间的鏖战,(燕脂夜紫)是说战血夜凝,描写激战后的光景,五六两句是形容撤退时,军旗半卷,鼓声不扬。结尾两句是表奋死抗敌,以尽忠报国之意。
原诗:
《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释义: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朱世英则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认为此诗可能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战争。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814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这首诗意境非常苍凉,语气非常悲壮,很像(屈原)《九歌》中的《国殇》。杜牧说贺诗是(骚之苗裔),所见甚确,集中像这一类的诗实在都是胎息《楚辞》,而很能得其神韵和义理的。
当时的情况是唐王朝御敌出征的诗篇,大兵压境,敌众我寡,战争十分艰苦,但是唐王朝的将士们毫不畏惧,表现了一种为国效死,凛然无畏的精神。
首二句写出征场面,黑云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天气状况,一是喻敌兵之众,“压城城欲催”状塞上军情紧急,无疑也是“羽檄”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唐王朝才火速派兵出征。
结尾两句是写将士们的豪情壮志,无处不透着人气节中的忠于国家的豪迈。
此诗中造语浓艳,如“黑,燕脂,紫,红,金,”等,极力渲染氛围,诗人在用韵上也很讲究,首先用平声,表现一种昂扬气概,然后转仄声,调子低沉,富于变化。
正如沈德潜所说:“字字锤炼而成,昌谷集中定推老成之作,”《唐诗别裁集》李贺见韩愈时把此诗放在首篇。(张固《幽闲鼓吹》)由此可见李贺对此诗的珍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雁门太守行 (李贺诗作)
下一篇
地温与气温的区别与联系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