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关于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如下:

之的意思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往,到:吾欲;南海。

之的用法

代词他,她,它(们)。例:

1.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2.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3.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4.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5.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6.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7.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8.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9.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翻译为:的。例:

1.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4.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动词;往,到,去。例:

1.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3.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4.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5.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