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2:24:39
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如下: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对温度极敏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催化速度与温度的提高成正比,催化速度最快时为该酶的最适温度。酒精生产中绝大多数酶的最适温度都低于60℃,这些酶只有在最适温度下,才表现出最大的活力。
高于最适温度时,则会引起酶过早活力衰退,钝化甚至失活,超过最适温度愈久酶的变性愈快,80℃时大部分酶失活,100℃时酶的作用完全停止。
2、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对酶的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每种酶都有其最适pH值,超过这个最适pH值就会影响酶的活力,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都会使催化功能下降。
酶只有在最适pH值范围内,酶的催化活性最大,效率高,反应速度就快。如生产中所用As3·4309菌种中的酶系统,当处在4.5到4.6的pH值时,其糖化力较高。
酶活性测定方法:
1、按反应时间分类法: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都使用固定时间法。这种方法是以酶催化反应的平均速度来计算酶的活性,现多已不用。5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连续监测法。
这种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可以测酶反应的初速度,其结果远比固定时间法准确,在高浓度标本尤为明显,但本法也受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等的影响,应加以注意。
2、连续监测法:
又称为动力学法或速率法、连续反应法。在酶反应过程中,用仪器监测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通过计算求出酶反应初速度。
连续监测法根据连续测得的数据,可选择线性期的底物或产物变化速率用于计算酶活力。因此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比定时法更准确。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