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善学者作品读解

教育交流的过程,如同敲钟艺术,敲钟者需深入了解钟的特性与性能,以合适的技巧奏出美妙的乐章。同样,教师在回应学生的问题时,也需要精准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绪,以便给出恰到好处的解答。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从学生的角度看,如同对待乐器,优秀的钟无需过度敲击。一个理解力强、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往往无需过多的引导就能自我领悟。然而,悟性与知识水平的结合至关重要。仅有悟性而缺乏扎实的知识,如同破钟难以发出洪亮的声音;只有满腹经纶却不能融会贯通,知识便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力量。

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如同成为一只能奏出和谐乐章的钟,两者都需要时间和努力的磨砺。当优秀的教师遇上理解力与知识并重的学生,教育的成果自然会更加显著。这样的结合,是教育的理想状态,也是教育者与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扩展资料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2),又从而庸之(3)。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4),先其易者,后其节目(5),及其久也,相说以解(6)。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7)。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