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材料一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 是宋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

誓书就是盟约的意思。历史上称“檀渊之盟”,是宋朝和契丹签订的。

宋真宗曾与辽国(契丹)签订檀渊之盟。北宋真宗景德元年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签订。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之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另外誓书还有誓券的意思,即皇帝特别给某人的承诺。补充:誓书铁券,始於汉代,是天子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於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奖章,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

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扩展资料:

盟约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四十多年来的敌对状态,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同时,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发生,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辽宋贸易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友谊。澶渊之盟后,寇准功高望重,受到宋真宗的疑忌。不久,宋真宗借故把他贬斥出朝,任命妥协派王钦若为宰相。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