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号有8种作用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9:34:52
省略号的8种作用如下:
1.表示内容或引文的省略;
2.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3.表示列举的省略;
4.表示说话迟疑;
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6.表示语言的中断;
7.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8.表示语音延长的省略。
资料扩展:
省略号是标点符号的一种,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即“……”,六个点,占两个字的地位。整段或诗行的省略,可用“…………”。
可用于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也可用省略号标示。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尽等。
我国传统习惯在书面上用“上略”“下略”等表示省略,早先翻译西文有人用“此语未完”代替原文的省略号。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四种新式标点符号,其中“虚线”即省略号表示“语不尽”或“语中辍”。
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定名为“删节号”,形式为(……)。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改称“省略号”,沿用至今。汉语省略号的基本形式为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
工具书和科技文献有时用三个小圆点,占一个字的位置。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用12个小圆点表示,自成一行,占四个字的位置。省略号不拆开移行,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
16世纪英国的剧本出现省略号,表示话语被打断,或不完整。早期的省略号形式有一个长横、两三个短横或星号,后来三个小圆点构成的省略号逐渐发展成为省略号的基本形式,用来表示词语省略。
词内字母省略则用一短横,例如k-g代表king(国王)。俄语语法著作1831年第一次提到省略号(···)大尉/船长。西方语文的省略号位于底线。
上一篇
二年级五角星有几个角
下一篇
你是我的指南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