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邵南看了《送董邵南序》后去没去河北 急!!!!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4:03:01
韩愈对董生明是送实则留。既言送也就不好直言留,留在送中显现出来。开头的“古称”中的一个“古”便成留的原因之一。古代多有感慨悲壮之士,今天是不是也有呢?这就需琢磨。其弦外之音就由你左右,尽管你有能力(“怀抱利器”),会不会一定得到同情得到重用呢?这需合计合计。同时这也为下文进一步释“留”作了重要的伏笔。
第二段是重点。主要的意思以及写文章的主要目的在此具体的说明。接着上一段“董生勉乎哉”,一连两个反诘句提醒董生不能不有所犹豫:往投河北是吉是凶?多而进一步考虑是投不是留?投的原因无非是应试屡不第“连不得志于有司”,不遇时,投到河北是不是就会逢时呢?“风俗与化移异”,风气习俗随教化而改变,如今正闹剧分裂的河北之地和“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肯定有所不一样,意即时代不一样了,余音就是你没有必要去你也不应当去那里。
第三段用典。望诸君是战国大将乐毅的封号。屠狗者指荆轲、高渐离之流,此代指那流落不遇、隐于市尘的豪侠之士。这一段意思不仅仅是让董邵南“留”——效忠朝庭,而且还上其劝那些诸如董这样的人效忠朝庭。“留”的意思便扩展了。
该文“意未尽”还有另外的方面。韩愈很希望统治者延揽人才,可就在这点上,统治者常让他失望。“郁郁适兹土”中的“郁郁”、“有所感矣”中的“感”、“明天子在上”中的“明”字,无不透露出其对“有司”也即统治者的不满。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讲,韩愈此文事实上是给当时的唐统治者敲响了一个警钟。
既然是临别赠送的文章,董生应该是去河北了.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