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处理语文课堂上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如何处理语文课堂上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答: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精心预设,感受愉悦

  1、用动态预设,作为“互动生成”诱因。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很多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鉴于此,我们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都要做到符合教学实际,即应该是现时的、真实的和灵活的,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动态生成。这一过程在保证教学大方向的前提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既体现了预设的弹性,又让学生有生成中感受到了思考的愉悦。

  2、整合多元预设,呈现“互动生成”灵性。教学的目标如何才能具体化?各维度和各层次的目标如何才能随着教学进程逐一达成?教学内容应怎样呈现?教学流程要如何设计?运用哪些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必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教学预设时教师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却是直面真实的教学,故教师必须根据师生在课堂中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教师的思维更多地表现为整合性,使生成富有灵性,方能彰显师生智慧。

  这样的课堂,可能学生的有些质疑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但只要教师在课前认真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以生为本,在预设中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学生探索“未知”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多元化的预设就能使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适时关注课堂生成的灵性,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当然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

  二、动态生成,感受“逾越”

  1、创设环境,准备“逾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愉快的,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能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

  2、引导感悟,实现“逾越”。动态资源生成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依据的教学新情景,是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引导学生感悟,让学生的知识在建构中迁移,能力在迁移中发展,人格在发展中完善,更要时时挖掘动态资源。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抱文本,超越文本,返归自我,超越自我,实现逾越。

  3、智慧提升,享受“逾越”。“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教师要做好捕捉动态生成资源的准备,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是辨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做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层层追问,不断促进学生思考,同时,抓住那些闪光的火花,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学生的学习智慧不断攀升。最终让学生在体会成就感时,享受到思考带来的愉悦。

  总而言之,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而缺乏活力的。故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