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韦编三绝的韦是指什么

韦编三绝的韦是指熟牛皮。

韦编三绝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韦指熟牛皮,韦编指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竹简串联起来。)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含褒义。

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古人有关学习的动人故事很多,许多都成为经典成语,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燃薪夜读、隔篱听讲、映雪读书、以荻画字等。大多颂扬的是不畏条件简陋、环境艰苦,努力学习进取的精神,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

韦编三绝成语故事

人们通常是把竹子削成一片片的竹签,轻轻把上面的青皮刮去,用火烘干后,才在上面写字,人们称之为竹简。竹简拥有一定的长度与宽度,一根竹简只允许写一行字,最多写几十个,少则写八九个。

一部书的完成需要许许多多的竹简,书的内容全部落到竹简上以后,还要用极为牢固的牛皮绳子将这些竹片按照一定顺序编联起来,这样就方便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称为韦编。一部书的完成,常常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如《易经》这样的书,自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所以相当沉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韦编三绝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