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第一届孔子文化节主题是

中秋“祭孔”不约而同的文化追思

2004-9-30

9月27日至29日,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在孔子嫡裔聚居了870多年的衢州市,第一届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隆重举办。衢城10多万群众欢聚一起,参与、观看祭祀典礼、舞龙舞灯等各种纪念活动。而与此同时,在中国的曲阜和香港、台湾,在国外的一些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活动。对一个2000多年前人物的隆重纪念,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对文化传统的追思。

“东南阙里”

纪念孔子变成全城节日

孔子,是中国人的孔子。孔子的文化精华,几乎渗透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地方。但孔氏家庙,普天之下,却只有两处,一在山东曲阜,一在浙江衢州。

12世纪初,金兵入关,宋室南迁,山东曲阜孔子第四十八世孙衍圣公端友率部分族人离开曲阜,南迁至江浙,在衢州住下来,衢州便成了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史称“东南阙里”。孔氏南北两宗由此正式形成,计算至今已有870余年。

9月26日到28日,衢州市举办了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热烈而隆重。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是衢州市此次祭孔活动的主旨。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主要由三块内容组成:祭孔大典、经贸旅游洽谈和文化系列活动。9月28日的祭孔活动,不沿袭仿古的祭祀形式,而是衢州各界代表以现代的形式和内容,纪念这位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为什么今天还要祭孔?在衢州市荷三路创业大厦,市政府办公室徐利水说,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嫡裔南迁后就繁衍生息在衢州,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江南的思想文化、道德伦理、民情风俗乃至政治、经济诸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祭祀先哲的最好“贡品”,就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提高衢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对外开放,促进旅游经贸,推动衢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事实上,这次祭孔,对当地民众来说,也成为发展地方经济,丰富精神生活的一个喜事。在27日的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晚会上,帷幕拉开,观众眼睛领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北京青年艺术剧院院长石维坚、电影艺术家谢芳、知名艺术家林中华、马子跃……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他们不要出场费就赶来表演。

28日晚,整个衢州城成了欢乐的海洋。浙赣闽皖四省毗邻的衢州、上饶、南平、黄山等四市的民间艺术齐聚衢城“踩街”(即沿街大巡演),令10多万市民大饱眼福。南平市的建瓯挑幡、上饶市万年县的跳脚龙、婺源县的傩舞,黄山市屯溪区的跳和合,还有特邀来的本省永康的九狮图、余杭的滚灯,土生土长的衢州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衢城闹得一片欢腾。

追思传统文化

神州各地中秋“祭孔”

同样的纪念活动,这几天也在中华大地的一些地方举行。与往年祭祀大典不同的是,今年山东曲阜的祭孔活动首次由政府举办,这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出现了公祭。曲阜市市长诵读了孔子诞辰2555年祭祀大典祭文。

孔庙开庙之后,身穿汉、明、清服饰的表演队伍,一百座城市、一百所学校、一百个姓氏的参拜团,十五个辈分的孔氏后裔,以及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沿着孔庙中轴线,在古柏森森、碑石如林的孔庙内,依次走过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和大成门,展开声势浩大的祭孔大游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月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的杏坛剧场内传出朗朗的诵读声。2000多名少年儿童齐声诵读《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和中国历代名篇佳作。不少前来参加孔子诞辰2555周年活动的海外人士对少儿诵读活动大加赞赏。美国南加州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张错说,面对那些背诵《论语》的孩子们,我激动得几乎要流出眼泪,因为在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发扬光大的希望。据介绍,曲阜市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开展6年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品德操行教育,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活跃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9月28日,庄严、盛大的祭孔典礼在台北市有120多年历史的孔庙举行。尽管适逢中秋节,全台湾放假一天,街上空荡荡的。但慕名前往观看祭孔大典的五六百位民众6时前就已把孔庙挤得满满的,其中有台北各级学校校长、优秀教师、大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等,也有不少海外观光客。

除了典礼,孔庙里还举办了多种纪念孔子的活动。在孔庙的入口处,孩子们在比赛谁能说出更多《论语》里的话。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上台,用童稚的声音背诵《论语》中的经典句子,台下的父母们则听得眉开眼笑。一些书法教师在孔庙里为人们免费题字,用“学好孔孟”四个字组成的一个拼嵌字成了供不应求的好礼物,孩子或其父母们在书摊前排起了长队。另一项有趣的活动是“孔夫‘纸’游戏”,就是用充满喜气的红纸折成一顶中国古代的状元帽。孩子们在家长和义工的指导下完成这项手工劳动,然后喜滋滋地戴着这顶纸帽子在孔庙里嬉戏。台北孔庙建于1881年,是目前台北最重要的“古”建筑。每年的孔子诞辰日,这里都会举行祭孔活动,至今已举行了50年。

孔子走向全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孔子奖”

据光明日报消息,日前在山东曲阜开幕的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的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

这项“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该奖项每年一届,每届突出一个主题。

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的思想学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韩国儒教最权威的教育机构“成均馆”馆长崔昌圭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韩国有将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时至今日,儒教的教育在韩国仍占重要地位,韩国在推行“文化立国”的国策中,经验之一就是把传统文化的背景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闯出了一条具有韩国特色的发展新路。

今年6月22日,中国与肯尼亚两国政府教育部门在内罗毕签署协议,决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合作建设非洲首家孔子学院。中国教育部官员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随着中国与非洲各国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政府今后将加大在非洲推广中国文化的力度,促进中非文化交流的发展。此前,我国政府已与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协议,将分别在两国设立“北欧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和“塔什干孔子学院”。

“今天纪念孔子,有利于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成果为人类共享。”关注孔子文化的衢州市文化局谢昌智说,现在许多国家都有人研究孔子,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正在更多地走向世界。

《论语·子路》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文化讲“和而不同”,就是尊重差异,崇尚和谐。不同民族和国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自己的诠释,这是因不同的历史、制度、宗教和文化所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经济似乎越来越没有国界,伴随而来的便是利益和文化的冲突。将这样一种思想用于当今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承认差异和尊重多元,既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以博大宽容的精神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文明的对话”替代“文明的冲突”。所以有人寄希望于东方文明,能成为未来国际社会伦理的守护者。这也是近几年以孔子等先哲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明在国际上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本报综合严元俭、庄月江、周华诚及新华社、《羊城晚报》、《光明日报》等相关报道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