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读完峨眉山月歌我想对李白说什么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首先,诗的第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从蜀地的代表峨眉山月开始写起,并点明了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具体时间是在秋天。它的意思是说,高峻的峨眉山上,正悬挂着半轮秋月。乍一看,李白这里并没有对月色进行描写,实际上月只“半轮”,本就有一种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亦能使人联想到秋高气爽,月色的澄明。

紧接着的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李白此次出蜀的出发点,也就是处于峨眉山东北边的平羌江(今青衣江)。这一句诗的字面意思是说,在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峨眉山月的影子。言下之意,它表明了李白这次出蜀是乘船顺流而下。因为只有李白乘船顺流而下,才会在流动着的江水中,看到月映清江的美景。

然后,诗的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便是李白此次千里蜀江行旅的路线,即李白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省犍为县,在峨眉山附近。可见尺幅之间,李白所乘的船只,就已经迅速离开了故乡。虽然这里没有明说,但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肯定是随着与故乡距离的越来越远,而越来越浓。

而情到浓处,李白也就不再遮掩了。于是无限情思,尽皆成了最后的这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想你却很难相见了,我已经去向渝州(今重庆市)了。虽说普天之下只有一轮明月,但只要涉及到故乡,便有“月是故乡明”的一说了。从李白这首诗的行旅图来看,他很快就要离开蜀地,进入楚地了。所以浓浓的思乡之情也就体现出来了。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