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烛之武简介

烛之武,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人物,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勇气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公元前630年,当秦国和晋国联手攻打郑国时,烛之武临危受命,凭借一己之力说服了秦军撤离,成功保护了郑国的安危。他的名字"烛之武",其中"烛"可能源自他的故乡地名,而"武"则象征了他的勇武之名,直接称为"烛之武"即可,就像提到北京的张三,就是"京之三"一样。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演义》中,烛之武被描绘为考城人,一位长期担任圉正(养马官)的三朝元老,类似于《西游记》中的"弼马温"。尽管怀才不遇,但在郑国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以七十高龄、须发斑白的身躯,步履蹒跚地走向了秦伯,展现了他的爱国义气和坚韧不屈。在说服秦伯时,他巧妙地站在秦国角度分析,指出灭亡郑国对晋国有利,而保留郑国则对秦国更有益。他凭借卓越的智慧和口才,成功地说服了秦师,挽救了郑国,证明了他是一个英勇智慧的爱国者。正如那句名言所述,"危难之时挺身行,宝刀未老入敌营。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师留美名",烛之武的故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