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七八为什么不出门

1. 有一种说法认为,每逢七的数字不宜出门远行,而每逢八的数字则不宜归家。

2. 这种观念导致了一些人误解,认为初七不宜出门,初八不宜归家,甚至扩展到十七、二十七不宜出门,十八、二十八不宜归家。

3. 然而,这些理解都是不准确的,许多人批评这是封建迷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误解。

4. “七不出,八不归”实际上源自古代的旅行禁忌,意味着出门要避免在红煞日,因为“出门遇红煞,一去不回家”。

5. 这个成语的真实含义分为两部分:七不出指的是出门前,如果有七件事没有处理好,就不宜出门。

6. 这七件事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即我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也是一家人生活的必需品。

7. 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家庭的主要支柱,因此必须确保家里的生活安排妥当,才能安心出门,以免心中有牵挂。

8. 而八不归则是指出门后,如果有八件事没有做好,就不宜回家。

9. 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

10. 之所以不宜归家,是因为人在外面,应该遵守这八个道德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违背,否则就对不起祖宗,无脸面对家人。

11.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老祖宗留下来的许多遗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不应全部视为封建迷信而一刀切。

12. 而是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辩证地看待和理解,以便真正领会它们的含义。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