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八年级,生命科学有什么重点要考的

一、人体的构成

(一)细胞:是人体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二)组织——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

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 分布:体表和体内一些器官的内表面,如胃肠等内壁里。

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功能:保护、吸收

(2) 肌肉组织 功能:具运动功能,能够收缩和舒张

结构特点:由肌细胞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骨骼肌:附在骨骼上。细胞呈纤维状,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平滑肌:分布在胃、肠等的壁上。梭形,肌纤维无横纹

心肌:分布在心脏的壁里。细胞呈圆柱形,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3)结缔组织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 功能:营养、支持、连接、保护作用

分布:十分广泛

(4)神经组织特点: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神经系统,如脑、脊髓等。

功能: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三)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由八个系统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1.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外环境):气温 气压 氧气 淡水 食物

2.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 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免疫防御)血小板(止血作用)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人体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中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

泌尿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尿液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

循环系统的作用是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生存及生理功能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人体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 (细胞)

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能进入组织液,其原因是

(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液高

4.红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 (血浆)

5. 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 (含二氧化碳多)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所看的视野就越暗。

第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人的神经系统由 脑 脊髓 神经 三种器官组成。其中位于中枢部分的是 脑和脊髓 位于周围的是脑神经和脊神经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髓神经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细胞体、突起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节系统的活动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等。

膝跳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的种类:

1、简单的反射:

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这类的反射,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像这一类人和动物与生具有的、生下来就会的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

2、复杂的反射:

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等,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学习而逐渐形成复杂的反射。反射是在人或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第二节 激素调节

(一)内、外分泌腺的概念

1.外分泌腺: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都是通过导管排出的。

2.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二)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性腺。

内分泌腺 位置 功能

垂体 位于大脑的下部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甲状腺 位于颈前部,吼和气管的两侧 分泌甲状腺激素

胰岛 散布于胰腺中 分泌胰岛素

(三)几种主要的激素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 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

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

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

激素 甲状腺 1.促进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2.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4.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

2.分泌过多患甲亢

3.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分泌过多患低血糖

(四)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大脑皮层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分泌—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面红耳赤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三节 基因与人体性状

一、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

性状:人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身高、眼睛、肤色等都属于一个人的形态特征;血型、步态、性格等属于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后代的呢?

通过精子卵细胞的传递

二、染色体

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染色体22对,一类是性染色体1对。

精子和卵细胞中各有23条染色体

人类的性别决定:

在生殖过程中,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

三、基因

具有特定遗传效应,决定生物性状

基因在生物体内是 成对 存在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 两条 染色体上。

后代在得到双亲染色体的同时,也得到了双亲的 基因 。

基因的显隐性:在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每一对基因常常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分。

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