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怎么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教学也是如此,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二年级数学怎么教**

1. 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

- 动手实践:孔于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

**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 乘法的两种意义:

- ⑴ 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 ⑵ 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 除法的三种含义:

- ⑴ 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

- ⑵ 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

- ⑶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 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 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 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 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 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10. 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 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 1时=60分、1分=60秒。

13.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 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 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 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 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 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 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 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

1. 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

2. 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 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6. 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

- 1米=10分米,1m=10dm

- 1分米=10厘米,1dm=10cm

- 1厘米=10毫米,1cm=10mm

- 1米=100厘米,1m=100cm

- 1分米=100毫米,1dm=100mm

- 1米=1000毫米,1m=1000mm

- 1千米=1000米,1km=1000m

27. 我们还学习了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

28. 三位数加法(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 ⑴ 相同数位对齐;

- ⑵ 从个位加起;

- ⑶ 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9. 三位数减法(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 ⑴ 相同数位对齐;

- ⑵ 从个位减起;

- ⑶ 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在这位上加10再减。

30. 本单元估算时,可以把数字看成整百整十数或整千整百数,这样估计答案会更接近实际答案。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