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价基于形式的评价模式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3:02:22
学术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形式的和基于内容的两种。形式评价侧重于利用学术成果的客观性参数来衡量其特征和关联性,以实现评价目的。这些参数包括数量参量、聚类参量和关联参量。
数量参量关注研究者成果的数量,但仅限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成果。例如,评价一个研究者的总体水平,我们关注的是他们从事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而评价特定领域的成果,就只计算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这反映了研究者的经验积累和专业深度。
聚类参量衡量学术成果是否与其相关研究紧密聚集,比如,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学术成果倾向于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成果聚类性更强。如果一项成果能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说明它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
相关性参量关注研究成果与其它成果的联系,反映了研究的影响力。学术研究是建立在前人成果之上的,一个成果被广泛引用,可能表明其新颖性和启发性。然而,评价时需要结合引文质量和内容,排除错误或荒谬性的引用。
评价两个维度:一是历时性,包括前向性和后向性。前向性通过引证他人成果判断创新性,后向性则衡量成果对后续研究的持续影响。二是共时性,通过近期引文和被引情况评估成果的新颖性和重要性。虽然量化估算学术成果生命周期的方法尚不完善,但图书馆学界在这方面可能有研究价值。
扩展资料
学术评价实际上就是要将学术研究成果排排座吃果果,分成三六九等。学术评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基于内容的学术评价,即基于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的评价方法;另一种是基于形式的评价方法,即游离于学术研究之外,客观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外在特征和学术成果之间的形式联系,从而描绘出学术研究的形式化图景,从而达到学术评估的目的。这来两种方法显然有主次之分,但又是相辅相成的,基于内容的评价显然是一种最符合逻辑的评价,形式化评价本质上是基于内容分析的评价方法的一种工具和补充方法。
下一篇
专利检索网站有哪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