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平责任原则,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情形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4:07:01
1.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在侵权人和被侵权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的责任。这一原则并非解决侵权责任成立与否的问题,而是解决损失分担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种损失分担规则,而非侵权归责原则。
2. 在公平责任原则下,法律基于公平考虑,在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强制进行损失分担,以体现分配正义。换句话说,即使加害人没有赔偿义务,基于人道主义和公平精神,也应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
3. 公平责任原则只适用于过错责任归责的侵权类型中。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用了一般抽象规定加列举的立法体例。一般抽象规定内容为:“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4. 具体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情形包括:见义勇为中,受益人对被侵权人的补偿;自然原因引起危险时,紧急避险人对受害人的补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且无过错时,对受害人的补偿;高空抛物或者坠物造成损害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受害人的补偿。
5.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下一篇
法律原则的功能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