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导读

《交往行为理论》是由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撰写的重要著作,书中结合了传播理论与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哈贝马斯认为,在交往行动中,言论的合理与否可通过与他人交流时的检验来判断,而这一检验过程包含了有效性主张。每位发言者提出的三个有效性主张分别为:言论的真实性、适用性以及发言者的主观意图。听众则必须对这三点进行评估,若仅拒绝其中一点,也将视为拒绝整个言论。

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动的核心在于共识的达成,这一过程需要通过推理来实现。然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直接沟通的部分被金钱与权力所取代,媒体越来越多地干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导致个人生活受到负面影响。

哈贝马斯运用《交往行为理论》来探讨其他社会学家的工作,如韦伯、卢卡奇、阿多诺、米德、涂尔干和帕森斯等,将其理论与这些学者的观点相结合。这本书是社会科学领域讨论颇多的作品之一。

社会学家们认为,人们在某种形式上组成了社区,同时拥有共同的信念,这些共同的信念形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古代社会有固定的神话世界观,人们难以解释或控制自然力量,因此将神灵视为可以控制的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世界更加理性化,个人能够区分客观世界与主观信念,神话世界观逐渐失去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达成共识的难度增加,因为社会世界观的不清晰可能导致沟通中的冲突。《交往行为理论》包含了两卷内容,共计约1200页,分为多个章节和子章节,但阅读时会感到混乱。哈贝马斯的表达复杂,充满了专业术语和外语,这增加了阅读难度。此外,书中大量涉及其他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理论,进一步增加了理解的挑战。

第一卷详细讨论了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包括对合理性的理解、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以及社会行为、目的行为与交往的相关性。书中还涉及了卢卡奇到阿多诺的理论,探讨了生活世界的合理化与行为系统的复杂化。通过这些讨论,哈贝马斯深入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交往行动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揭示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沟通问题与共识形成机制。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