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劳动按劳动复杂程度可分为

劳动按劳动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资料扩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熟练劳动同样比非熟练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高强度劳动同样比低强度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

有人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异主要根源于人们头脑中某种观念上的差异,持不同社会观点的人会对劳动复杂程度提出不同的排列顺序。

观念来自于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人们既然能在某种观念上区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就必然存在某种客观原则,使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得以区分。

有人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差异完全是由于培养教育费用上的差异,即培养一个复杂的劳动力要比培养一个简单的劳动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培养教育费用。然而,培养费用的提高是形成复杂劳动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复杂劳动的真实内涵。

培养费用上的差异只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外部表现的差异,并不是两者本质上的差异。有人提出用劳动对象在其组织功能上或逻辑结构上的复杂度来区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

他们认为劳动的复杂性取决于劳动对象(包括劳动手段、劳动工具)的复杂性,应该采用那些能够反映劳动对象在组织功能上或逻辑结构上复杂性的具体参数来描述。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三个问题: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对象在其组织功能上或逻辑结构上的复杂性通常不具有“可通约性”,因而难以相互比较和统一度量;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并不代表劳动行为的复杂性,前者代表劳动对象本身所固有的某种自然属性,而后者则代表劳动者在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时,其行为所表现出的技术特性;

劳动行为的复杂性又在本质上区别于劳动行为所引起的劳动者内部反应的复杂性,前者代表劳动行为复杂性的外部表现形式,后者则代表劳动行为复杂性的内部反应形式。持这类观点的人还认为,脑力劳动的复杂度与它所处理的信息量密度成正比。

事实上,信息量所反映的是脑力劳动对象的自然逻辑特性,而不能反映劳动者的内部反应特性。由此可见,劳动对象的复杂度与劳动的复杂度如同工作量与劳动量一样,有着严格的区别。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