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包括哪些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2:03:41
(一)会计核算问题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存在一定问题。其一,记账凭证的填制不够准确。比如,因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而导致业务处理不及时、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其二,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对出纳工作监督不到位,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大额现金支付、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其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在使用、维护、处置等方面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财务监督问题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难度逐年提升,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有些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仅仅与报销费用和审批管理等方面有关,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体系。无法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查”的监管要求,直接导致财务监督流于形式。还存在着无法分清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概念的情况,直接削弱了会计监督的力度。如此一来,事业单位整体的会计工作与经济活动都处于监督无力的状态之中,致使违纪现象丛生。
(三)财务报表信息缺乏准确度
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单位性质,财务报表的构成也不同于企业。通常,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由三类构成,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构成。而且,事业单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也不同。企业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另外,事业单位所依据的平衡式为:“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收付实现制与该平衡式的运用,不仅混淆了时期和时点的会计信息,而且将单位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混淆。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没有现金流量表,其现金收支情况就无法查询和准确反映。不仅对单位的货币资金管理不利,而且不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
(四)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是每一家单位需要高度重视的部分。过去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这样的环境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在资金使用方面极少考虑其效益,在重大经济决策中没有发挥财务管理的核算及监督职能。同时,一些领导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意识淡薄,在某些经济业务方面缺乏良好的控制,存在控制不严、监管不力的现象。
上一篇
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有哪些
下一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期刊简介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