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宋代《乘肩舞队》有怎样的表演特点

这是一种在北宋年间比较少见、而在南宋临安街头颇有声名的舞队表演。在《武林旧事》等书中虽然没有专门开列这一舞队名目,但是书中却有记载。《武林旧事·元夕》中说:“都城自旧岁孟冬驾回,则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绾者数十队,以供贵邸豪家幕次之玩。”所谓“乘肩”,是指女童被成人顶在肩上,手臂挥舞,做出舞蹈性的动作来。正如《梦粱录·妓乐》中所说:“街市有乐人三五为队,擎一二女童舞旋。”宋人吴文英有《玉楼春》词,曰:“茸茸狸帽遮眉额,金蝉罗剪胡衫窄。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闻鼓笛。问称家在城东陌,欲买干金应不惜。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诗中所描绘的“茸茸狸帽”、“胡衫”,不知是《乘肩舞队》固定的舞蹈服饰,还是为了给肩膀上的小女避寒而随意加穿的服装?但是这一形象无疑是很有个性的。诗歌中还描述了此种舞队在表演时的音乐,即鼓笛齐鸣。可能是由于表演时间已经很长了,所以孩子已然困顿疲倦,却因为站在“大人”肩膀上而不得不强随而舞。诗中的最后几个字“斜趁拍”,约略地说明了《乘肩舞队》表演时的特殊风格,即一方面节奏性很强,另一方面其动作之形态美重在倾斜游动之中的平衡。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