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自己所在城市的城市形象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3:07:54
——云南石屏县案例可供参考:清 泉 石 上 流 ——石屏!”
“清泉石上流”这五个字,跟大理的“风花雪月”一样,每个字都代表了石屏的一类旅游资源。
第一个字是“清”字——海菜清,这次石屏的原生态歌手李怀秀兄妹获得央视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唱的就是石屏花腰彝的海菜腔,歌星刘欢和云南省委宣传部尹副部长都说海菜腔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新”,这个“清”字点出了海菜腔的特点,另外也形象地描绘出海菜在当地异龙湖水里清清幽幽的漂浮,把其湖水之美带出来了,这个“清”字代表了民族风情之旅;
第二个字是“泉”字——喜客泉,石屏古城里有一个神泉叫“喜客泉”,顾名思义就是喜欢客人来的意思,游客来的越多它冒出的泡泡就越多,你讲话的声音越大冒出的泡泡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这是一个天人感应的神物。另外石屏还有60多个龙潭神泉,这个“泉”字把它的泉水文化概括了;
第三个字是“石”字——屏风石,石屏古城里有一个镇城之宝叫“屏风石”,这个屏风石是磷酸泉喷出地面后凝固形成的,由一条龙和一只虎构成,龙虎风云成聚会,石屏这个地方为什么出人才据说就是因为它,石屏县名的由来也是因为它。并且,这个石屏风还是个立体地图,与当地山川地貌极为吻合,可谓神物!
另外,当地离城六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古村叫旭甸,号称化石村,全国独一无二。因为它的建房和修路用的都是三叶虫和古生物化石。这个“石”字把石屏的石头文化概括了;
第四个字是“上”字——豆腐上,石屏豆腐天下闻名,是全世界唯一不用酸水而用井水点出来的豆腐,当地流传一句话“吃肉不如吃豆腐”,比肉还高级的食品当然是上等食品,其次石屏豆腐古代是上贡朝廷的贡品,第三,当地人还说“吃豆腐易上榜”,就是说为什么别的地方出不了状元只有我这里出了,因为你们吃不着石屏豆腐,我们天天都可以吃。这就是“豆腐上”,把当地最有名的豆腐文化点睛出来;
第五个字是“流”——人一流,石屏当地有一句民谚“对门两翰林,三步五进士,举人满街走,秀才多如狗”说明人才之富集,我也作过研究,发现云南出人才最多的三个地方依次是昆明、大理、石屏,昆明是省会,大理是古国、是一个州,而石屏仅仅是一个小县城,可见出人才的密度它是云南最高的。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也是石屏人,所以是人才第一流。这样一来,“清泉石上流”,五个字把石屏的多样性的文化一语概之。
清——海菜清
泉——喜客泉
石——屏风石
上——豆腐上
流——人一流
五个字把石屏最准确而精练的概括了,比“人才歌舞豆腐鱼”好了许多,给人无穷的联想,而联想是产生旅游消费最重要的激素,这是我说服当地官员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中国的江河都是由西边向东边流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到了石屏这个地方,主要的三条大河在石屏境内却是往西边流的,这就对应了“清泉”到了“石屏”往“上”“流”,这就是“清泉石上流”,这个定位还把石屏的地理特征也描述出来了,这很有说服力了吧,你不用都不行!但是还不够,我们还有更精彩的第三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是,“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原诗是这样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发现这首诗中的每一句话,石屏都有对应的景点,真是奇妙!
首先“空山”原文注释是指“树多不见人的山”,因为树林茂密所以人在里面根本看不见,而石屏有一个秀山,树林非常茂盛,靠近山脚有一个寺庙,但是从外面看怎么看也看不见,这就是“空山”。
“天气晚来秋”,当地自古就有一景,即傍晚的异龙湖景色跟秋天一个样;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地有许多松树且文物点众多,山清水秀,诗情画意。我在提案会上刘局长动情落泪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竹喧归浣女”,当地有一个傣家寨,有万亩竹林,这句诗刚好写出了石屏傣家竹林的动人景象:竹林喧动,洗完衣服的傣家少女穿过竹林回家;
“莲动下渔舟”,石屏的异龙湖有一片云南最大的万亩野生荷花,“莲动下渔舟”的景象可谓无处不见!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任凭春天的芳菲随季节消逝吧,公子王孙可以在这里留下来了。我研究过云南的移民史,明太祖朱无璋登基后颁布了一个政策“徙南京大姓以实西南”,即把南京的贵族大姓家族随部队移民西南,到了云南后形成了两股支流,我总结为,一是“兵屯蒙自”,当兵的去了蒙自;二是“士屯石屏”,士大夫和公子王孙到了石屏,所以蒙自成了中国有名的兵城,而石屏却出了很多文化人,这不仅是吃豆腐的原因,更是遗传基因的结果。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