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台湾儿童戏剧教育课程

一 你将如何利用儿童戏剧展开你的教学

儿童戏剧可以让儿童积极参与教学中,设计儿童剧让儿童进行情景教学,既是参与者也是教学者。能提高儿童的参与兴趣。

二 如何走进教育戏剧课程

对于由绘本生发出来的教育戏剧活动,教师首先要对绘本故事进行分类专和解构。

绘本属分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可以从幼儿成长的需要出发进行主题分类,例如:自认识、家庭、社会与小区、社会上不同职能的人士、幻想、品德、情绪、食物、交通、自然环境、动物与植物、国家文化等;

也可以幼儿主要学习和发展的领域作为分类标准,如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健康等。

选择不同的课程方式

绘本与戏剧都是综合的艺术类型,现代幼教课程发展以整合方式为主,在此基础上,存在领域课程(Sequenced)和综合课程(Integrated)两种总体思路,领域课程一般是在一致的教学目标下,按照主题或学习范围平衡排列教学内容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方式;

综合课程则是将学习内容或主题进行跨领域的整合。

当然,两者之间,还有很多折中的课程方式。

三 儿童戏剧表演课程,主要在上些什么

儿童戏剧表演,北京这边的六一艺术团里有这门课,是综合类课程,包含儿童播音主持,舞蹈表演,音乐乐器练习,音乐剧和话剧等等。也包括创意启蒙戏剧等等

四 教育戏剧的传统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英语戏剧的区别

1930年

美国戏剧教育家温尼弗瑞德-瓦尔德(winifred ward)根据自己实践编写出版《创作性戏剧技术》一书提出了“创作性戏剧教学方法”。

在英国,教师芬蕾-琼森的戏剧化教学,以及教育家卡德威尔-库克(cadwell cook)首先具体的运用戏剧方法于艺术课程教学。 因此戏剧性质的教学方法开始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推动教育发展,由此许多戏剧专长的教育家也开始在校园推广戏剧教学的方法,DIETIE,创作性戏剧教学方法在欧美迅速发展。

1950年后

在英国发展了斯累德(slde)儿童戏剧教育传统。至60、70-90年代,多萝茜-赫斯克特、盖文伯顿、乔纳森-倪兰德斯等已将教育戏剧发展为成熟的DIE/TIE方法。这是一种虚构的角色扮演和即兴创作为中心的戏剧活动,称为“过程戏剧”重点在于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 1995年,李婴宁和香港、台湾等少数几个人参加国际教育戏剧联盟会议,之后李婴宁老师出国学习并开始着力【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引入和推广,引进国外专家讲学、交流和实践。

90年代末期:开始有人将戏剧方法运用到企业培训中;学校开始使用戏剧方法用于心理辅导等活动。

21世纪初:开始在社区活动和幼儿园师资培训中运用戏剧方法。各地出现非 *** 组织、环保组织志愿者活动中的教育戏剧活动。

2005年-2007年在上海、香港和台湾连续三年两岸三地教育戏剧互动活动宣传推广,并在此期间在上海戏剧学院开设教育戏剧课程。

2007年7月,大陆数十名教育戏剧、民众戏剧活动参与者和研究者出席《国际教育戏剧联盟第六次会议》开始在【教育戏剧】领域发出中国的声音。

2009年,王永阳教授将教育戏剧运用在国际汉语教学领域,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汉语教学权威期刊《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二期

2015年5月,香港TEFO和北京国际戏剧会议在香港,北京召开举行。 北京:抓马宝贝、卓美教育、潘多斯教育、

上海:静安教育戏剧工作坊、陶冶教育剧场、上海快快乐乐嗨森教育等

深圳:优尼全能戏剧学院

广州:木棉剧团

成都:自由戏剧

武汉: 安吉拉教育戏剧

合肥:香樟树少儿综合素质培训中心

青岛:格林戏剧 Green Theatre、妈妈团儿童剧社、游於艺戏剧学苑

昆明:元动剧场

浙江: 少儿应用戏剧教育 微博

山西: 31th剧社

贵州:成长教育戏剧

五 儿童戏剧教育要注意什么

首先儿童戏剧教育是为了均衡发展儿童的各项素质,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回力的。

那么从戏答剧基础做起,声台行表都是要注意的问题,基本功做扎实了才能往后面谈。

然后就是实际演出了,这和排练不同,没有实际演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六 少儿戏剧学院一般有哪些课程

其 他 的 我 不知道, 我 孩子在深圳沃特少儿戏剧学院学习教育戏剧表演,这里有两种班,短期和长期,现在有主打阅读的“立体阅读”课程,孩子下课了还 都 不想走。经过系统的学习后会为 我 们量身定制原创舞台剧、课本剧、国学剧以及国外经典舞台剧,提供 专 业的舞台、道具、灯光、音乐、场景和美术。

七 儿童教育戏剧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从事教育戏剧教学这些年来,经常会有很多家长或者教育界同行问起:教育戏剧到底是什么?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意义?教育戏剧就是教孩子唱戏吗?

甚至还有很多朋友会认为戏剧就是艺术和表演,我们孩子不搞艺术专业,不需要教育戏剧,他们只要学习好、能健康、快乐长大就好。

这样的问题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过........

教育戏剧进入中国这些年,到目前为止还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须性。甚至很多人对教育戏剧产生了很多曲解。我们先从几个主要的大方向来看教育戏剧的过程和意义,希望能帮助大家梳理清晰思路。

一.戏剧的教育性质

1:从字义上看

Drama(戏剧)一词,源于希腊文drainein(去做)的含义。

一般的解释是指:以诗或者散文的一部分著作,其中安排了演员及模拟人生和人物,或一段故事,并透过动作与演员的对话来表现。

从字义来看:戏剧就是一种(实作)的过程,需要有“人”去做。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去做。

比如儿童游戏,在简单的约定后,便可以立即把自己扮演成情景中的某个角色,当游戏结束时,他们又恢复成自己。这种活动就是戏剧性的实作。

学习者经历了这一实作过程,学习经历了人生某种人际的关系,对于自我与非自我的角色分辨毫无困难,同时还满足了个人的想象力的发挥,学习到了某些认知与技能。因此,戏剧性的实作是人类天赋的学习本能。

二.从心理认知上看

在戏剧性的游戏中,把日常生活中所知、所感的事物在假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经过与他人互动的关系,他们就能学到彼此间的应对进退、彼此的欣赏、参与合作、了解他人感受等社会技能。

由此,戏剧性游戏是能够依循人类的心理发展的学习活动,透过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使得参与者学习到社会性的重要生存技能。

三.从人类的文化发展看

从人类文化成长的历史来看戏剧,考古学家根据遗留下来的线索去重建文化发展的历程。原始的仪式与戏剧是明显相互关联的,两者都同样具有基本要素,例如:音乐、舞蹈、演说、面具、服装、表演者、舞台和观众。

初期的戏剧活动存在于仪式中,是人类对自身世界的观点予以形式化的最原始方法。而仪式在原始社会中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是留下传统与知识的工具。

这种仪式戏剧教导了当时人类的一种世界秩序观,所有的责任、角色或者所做的都是固定的、必然的,在人类早期社会发展中,这种戏剧形式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中。

可见,戏剧在人类学的观点看来,是具有强烈教育性目的。

四.从人类的社会发展看

随着社会与宗教仪式的发展,人们逐步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融入在仪式中,再以另一种形式,针对特殊的目的来表现出来。现存有戏剧起源的最早资料记载,例如:早期人类将日常生活的活动:收割、丰收、祭祀、庆祝、酿酒、祈雨、狩猎、繁衍后代等,与即兴演出,演化而来。

这些不同目的的活动,都有不同内容的仪式戏剧进行演出。在这些戏剧中必须有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不论是参与演出的人还是观看活动的人,都在戏剧的演出中看到他们的社会关系与体系。

五.从戏剧内涵的要素看

戏剧也是一种娱乐,当人类的信心随自己的力量而增加时,同样的戏剧与剧场的一些世俗因素也随之特殊化专业发展。戏剧为人们带来欢乐,即便是最悲伤而严肃的也带给人们心理表达上的快乐。

一出戏剧只要是人所作为,就有其思想的传达目的,让观众在观赏的同时,也接受了他的观点。

可见戏剧除了娱乐的目的之外,还包含了教育与文明启迪,有益社会的内涵。在我国,有寓教于乐的说法,这些观点都说明了戏剧是一种自娱娱人,而又含有教化意义的活动,自然其教育的内容很容易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因此,戏剧是全人类的,人类的发展处处有戏剧的身影,生命的成长也需要戏剧的环境和养分来滋养,戏剧也是最贴近人性的教育方式。

教育戏剧的目标在于符合国民(公民)教育在本质上的需要,不论在合科统整或是单科教学方面,教育戏剧在教学体系里的实施就更显重要了。

八 幼儿戏剧课程的意义

所谓儿童戏剧,是指儿童的思想、儿童的想象、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情感、儿童的经验,透过戏剧的手法,表现宇宙间动植物的生活、人和事物的关系、社会的现象、人生的意义。

用以增进儿童的知识、陶冶儿童的美感、坚定儿童的意志、充实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向上的艺术活动。凡合乎上述要求,不管内容是古代还是近代,事件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表现方式是舞台、电影或卡通,甚至是皮影戏、木偶或歌仔戏,扮演人不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只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内容符合儿童发展需要都可称为儿童戏剧。

儿童戏剧教育就是通过儿童戏剧这一媒介,让幼儿体验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娱乐自己,丰富幼儿的生活,增进幼儿的知识。

1.儿童戏剧着力塑造真善美的艺术形象,帮助儿童树立人生坐标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判断能力差,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并且具有较强的吸收力心理,因此儿童戏剧中极少出现杀戮、仇恨的影子,其目的在于给幼儿树立一个真善美的形象,让幼儿以此为榜样,在生活中学习、模仿。

2.结构单纯,线索明晰

儿童戏剧的结构分为开端、发展、 *** 、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几个阶段,但剧情要快速展开,不可铺垫过多,情节线索要简洁不能过于复杂多变,因为儿童的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儿童戏剧都以紧凑的情节结构和明晰的线索牢牢抓住小观众的心。

3.情节生动,有故事性

戏剧就是以表演的形式演故事,儿童欣赏戏剧最关心的还是要有故事性,他们习惯于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认识人物、认识事件的本质,同时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情节生动、故事奇特都会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儿童戏剧的观众无疑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真诚自然,是非分明,喜怒形于色,但他们也具有不稳定性,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喜欢轻松、多变的艺术形式。

倘若舞台上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演员个性鲜明、表演自然到位,舞美设计色彩鲜艳且与整部戏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那么他们便会忘记现实而情不自禁地被带入剧中。要是这戏没滋没味,矫揉造作,孩子们也能一眼看穿,不管编剧、导演、演员再大牌,也不管舞台上的声光电特效投了多少钱,他们会立刻张罗着喝水、吃爆米花、上厕所,那些精心设计的情节、有教育意义的台词早就跑到爪哇国去了。

4.突出的动作性和盎然的童趣

动作是戏剧艺术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支出:戏剧必须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戏剧艺术的直观性要求剧本必须考虑设计一些适当的舞台动作,来更好地表现人物,展开剧情,同时也是真实反映生活的必要。

儿童天性好动、好模仿,喜欢富有动感的场景,因此儿童戏剧的动作性要求比一般戏剧更为突出。其次要有儿童情趣,儿童情趣并不是简单的逗乐,而是把儿童的性情志趣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表现出来。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