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众所周知家长抚养孩子长大,是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而衡量是否有作为的标准是将来能否做大事。假如孩子连起码的自我服务的小事都做不好,将来怎么做大事呢?让孩子学会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是促进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工作、事业乃至一生成长都是有好处的。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因此,作为家长,应把握时机,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一、尊重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劳动意识。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双手。说的就是要对孩子放一只手,有些问题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着解决。在这方面,西方父母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孩子稍大一点儿,就被单独放在一个房间里,自己睡觉父母从吃饭、排便、睡眠、穿衣等多方面刻意地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执意自己用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自己要穿衣服、叠被子时,家长要给以鼓励。或许,这会给家长带来许多麻烦,如:把饭菜撒了,把杯子打了,将衣服穿错了,这时千万不要训孩子,更不要呵斥他,要及时给他以指导、纠正。他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不断的克服困难,使独立性不断得到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自我服务的劳动意识。二、采用多种趣味形式,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一)洗手1、让孩子当老师,教爸爸、妈妈来洗手。并让孩子说出洗手的方法:将左右袖子卷起,双手冲湿后,抹肥皂进行搓洗(分手心、手背、手指和手腕),冲净肥皂,轻甩三下,用毛巾擦净,再将袖子放下。这样,可把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洗手方法在家中进行练习和巩固,同时让孩子的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4、亲亲孩子的小手,给予鼓励。每当孩子饭前、便后在没人提醒的情况下,主动洗手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如亲一亲孩子的小手,说一说鼓励的话,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二)穿脱衣服、系鞋带  1、为了让幼儿较快地掌握正确地穿衣、系鞋带方法,可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如:头儿伸进帽子里,手儿伸进袖子里,腿儿伸进裤子里,小脚伸进袜子里,袜子伸进鞋子里,宝宝开始做游戏、小小鞋子摆摆好,看准左右伸进脚。用手拉紧小鞋带,小手分工记得牢。两节先后打得紧,我把鞋带系好了。幼儿边念儿歌、边随着儿歌所说的步骤穿脱衣服、系鞋带,既容易掌握,又轻松有趣。  2、我和爸爸、妈妈来比赛。家长可利用早晚睡觉、起床的时间,用激励的话语和竞赛的形式,调动幼儿主动练习穿脱衣服和积极性。开始时,家长可故意放慢一些速度,或给孩子适当的帮助,让孩子有成功感。当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家长可提高要求,如衣服穿的时间长短,是否整齐等。但这种活动不宜天天搞,以免使幼儿失去新鲜感。(三)整理收放物品1、变魔术。孩子在家玩完玩具后,家长不要总帮忙收拾。开始时,可指导孩子或与孩子一起收放,让孩子学会收放物品的方法。以后,则可用变魔术的形式调动幼儿练习收放物品的积极性。如妈妈说:我们来变个魔术吧。妈妈把门关上(或蒙上眼睛),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的屋子变干净了。当幼儿能按要求收放整齐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2、我帮妈妈收碗筷。每天吃完饭洗碗时,家长不妨有意识地请幼儿一起来做,让孩子把冼过的筷子按一个方向摆好,放入筷笼或其它固定的位置,把盘子、碗按大小顺序摞在一起收入柜中。三、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要求2、做好记录,评价孩子在家情况家长可设计小能手在家情况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家独立生活及劳动的情况。如完全独立完成的项目打√;有时独立完成的打δ;常需成人帮助完成的打χ;自己不能完成的则留空白,对此情况家长不应放弃,应鼓励孩子尽量去做,相信孩子能够自己来。通过表格的记录和有针对性的评价来督促幼儿在家独立生活、劳动的技能。四、坚持一惯一致,持之以恒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由于有些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少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可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干,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播种行为,收获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好心的勤劳的父母们,千万别因心疼孩子,包办了孩子的一切,请从自己的爱心下,解放出孩子的小手,给他们创造一些动手的机会。家长放放手,让孩子露一手 !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