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纸媒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

在网络这个第四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不管纸媒从业者承认与否,时效性这一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网媒取代。网络时代的纸媒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成为纸媒从业者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拒绝平庸,这是纸媒对抗网媒冲击,继续保持对读者吸引力所必须坚持的办报态度。无论是日报还是周报,报道上目前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喜欢面面俱到,政治、经济要报道,法制新闻要关注,娱乐新闻不放过,汽车、房产开专版,股票基金也热衷,并针对各个行业开设了专版。表面上看,这些报纸版面设计越来越专业化,适应了各类广告客户的要求,却没能让读者满意,因为面面俱到的报道,没有集中抓好焦点新闻、重大新闻和独家策划新闻,很多报纸沦为老百姓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平庸之辈。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媒体,如果纸媒从业者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其处境将越来越难。

  重视策划

  重视策划,这是纸媒在与网媒的博弈中,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追求的办报方式。随着网媒的发展,如今不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闻往往被网络“抢先”,就连发生在国内和国外的重大新闻,纸媒常常在与网媒的“百米赛跑”中,一出发就落在身后。纸媒体想抓到一个独家报道比登天还难。

  “抢跑”虽然落后,但“途中跑”是纸媒完全可以做好并超越网媒的地方。对于办报而言,最好的“途中跑”方式就是策划。与过分强调较静态的“客观性”报道方式、过分强调宣传和教育功能的传统报道方式相比,新闻策划最主要的优点是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重视对新闻事件的思考,重视新闻角度的提炼,让每一篇报道都是一个独特的创意,看罢让人深思叫好。一篇好的新闻策划往往是一篇有影响的独家报道,无论是对受众者还是对媒体本身,新闻策划是当代纸媒体生存的根本。

  选好角度

选好角度,这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但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种策划。网络媒体可以快速地把新闻事件发布在网上,但纸媒体却可以在看似平庸的新闻事件中,挖掘出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重新找到“新”的新闻,做到出奇制胜。笔者曾经在几年前参加上海电影节时撰写过一篇名为《电影节上爆热点,“雷锋”笑颜出国门》的消息,透过电影节上这一笔“出口”交易,引申出“雷锋精神”走向世界这一大主题,进而提出一些具有中国浓郁文化色彩题材的影片是中国电影的生命源泉这一观点。短短几百字的消息,因为这个独特的策划点子,才显得沉甸甸、有分量,并在当年的全国性评奖中获奖。

  挖掘深度

  挖掘深度,这是新闻报道中最受重视但最不容易做到的一种策划。所谓深度,就是报道除了角度要抓得准,内容更要实,要有调查、有思考,而不是浅尝辄止。比如,哈尔滨人的音乐文化传统在全国是知名的,“哈夏”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张名片,但是,媒体对哈尔滨音乐的报道往往止于各类活动,并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考。笔者偶然在松花江边的九站公园内发现,那里每天都有数百名四五十岁至七八十岁的老人聚在一起唱歌、弹琴,如果让外地人看了那种场面,怎能不感动?于是笔者采访了经常在那里唱歌的数十人,通过他们的回忆,完成了报道《哈尔滨老人用歌声寻找浪漫》。这篇深度报道通过老人唱歌这一现象,对哈尔滨这座城市悠久的“洋气”的文化进行了回忆,并赞扬了哈尔滨人在新时期浪漫依旧的性格。

  还有一种深度来源于对历史的思考。“哈军工”曾经是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齐名的中国知名学府,目前中国很多将军和航天科技精英都是哈军工毕业的,他们中很多还是共和国领袖的子女。可以说,“哈军工”曾经是哈尔滨的骄傲。如何看待并让哈尔滨人记住这段历史?《黑龙江广播电视报》记者没有钻到故纸堆中找资料,而是推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系列报道“哈军工毕业的共和国将帅之子访谈”!在黑龙江乃至全国都引起非常大的反响。这就是深度策划类报道的不可替代之处,也是纸媒必须坚持的“打法”。

当然,挖掘深度还包括对一年具体新闻事件的追踪。比如,一个案子发生了,不能跟着别人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应该找当事人或办案人采访,获得具体的客观的案件真相。踏踏实实的风格,这是纸媒对待任何新闻事件都应有的态度,这种“深度”意识会大大增加纸媒在网络时代竞争的“厚度”。

  追求力度

  追求力度,这是新闻报道中最有感染力但最不容易把握分寸的一种策划。力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访的力度,即能够采访到新闻事的核心人物或重要人物,这样的报道本身就是有力度的。比如,《黑龙江广播电视报》曾经做过一个专访。中国在莫斯科申奥获胜之夜,记者当晚即通过国际长途电话独家专访了身在莫斯科的申奥大使杨澜,对中国获得奥运会主办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记录,文章在国内引起非常大的反响,获得当年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二是思想的力度,这是纸媒体面对网媒竞争必须抽出的另一把利剑。几年前,哈尔滨曾经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宝马车撞人案”,事发后,大多数媒体都人云亦云地重复着“女司机把油门当刹车”的说法,把这样一起性质恶劣的事件说成一起普通的交通意外。然而,哈尔滨有一家媒体通过采访宝马车专家、目击群众及被害人家属等,揭露了女司机涉嫌故意撞死人的真相。这篇报道被《南方周末》等多家媒体借鉴,至今提起来仍然被很多人称道。这就是有思想力度的报道对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力度”。趁着网媒还没有全面出击,纸媒体不能再高枕无忧,而应有备无患。注重策划,重视报道的角度、深度和力度,未来的纸媒体同样可以“笑傲江湖”。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