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问题

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角度看,国企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涉及国有经济的收缩战线、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和企业产权制度三个关键领域。

首先,支持国有经济收缩战线的关键在于解决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问题。当确定了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目标,即国有资本在某些领域是否需要退出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一退出。由于资产的专用性,国有资本需要通过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即变现,这一过程依赖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有助于解决寻找交易者、定价、变现和转让等重要问题。

其次,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核心在于促进大企业的成长和新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近年来,产品和企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导致了大企业成长的显著表现,即形成了一批按照国际标准衡量的大型企业。然而,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企业扩展的速度将相对缓慢,有些企业可能停滞不前。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通常都拥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系统,如上市公司的身份。这也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中上市公司占公司总数比例很小(如千分之一或二),但大公司很少是非上市公司的现象。在竞争中失败或未占优势的企业将与大企业之间形成新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横向关联(如成为大企业生产体系中的最终产品生产者)、纵向关联(如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产品推销商)以及混合关联(如跨行业纳入大企业多元化的经营结构)等。

第三,企业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需要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企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过于强调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追求与国际经验的相似性,如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股本的持股机构等。然而,忽略了作为其基础的资本市场的作用。离开了资本市场,产权边界的确定、股东作用的发挥、对经理阶层的监督、经营业绩的评价等都将成为根本性的问题。产权问题的解决需要资本市场上的“交易”,以确定资产的价格,使产权的价值边界清晰。在存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资产将向对其评价高的主体流动,从而产生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若没有资本市场的作用,产权和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诸多难题是无法解决的。

总结而言,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将使我国国企体制转轨发生质的进步,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功能完善,不仅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可以说,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我国国企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扩展资料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受到了中央企业系统的十八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