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四个方面: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应对全体学生开放,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包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及提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宜过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运用跨学科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开放而有创新活力,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关注社会信息化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