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窦性心律失常诊断检查

窦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据其特点进行,分为两类: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和室相性窦性心律失常。

1. 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

诊断依据包括:(1)同一导联上,窦性P-P间期的差异大于0.16s,吸气时P-P间期缩短,心率加快;呼气时延长,心率减慢,呈现周期性变化。(2)在Ⅱ、Ⅲ、aVF导联,P波形态可能会随呼吸和心脏位置变化而略有不同。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方面,心电图是主要诊断工具,其特点表现为:P-P间期变化与呼吸周期同步,心率与呼吸频率相关。

2. 室相性窦性心律失常

诊断时需注意:(1)窦性P波形态保持一致,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或交接区、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不包含QRS波群的P-P间期比包含的长0.2s以上,而变异型室相性窦性心律失常则表现为含有QRS波群的P-P间期较长。

总的来说,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会因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都涉及P-P间期的异常和心率与呼吸的关联,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分析是诊断的关键。

扩展资料

窦性心律失常(sinus arrhythmia)系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显著不规律,使心房和心室的节律也不规则。在同一导联描记的心电图上,最长的P-P间期与最短的P-P间期之差超过0.16s(也有学者主张超过0.12s)。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