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劳动法规定哪方面的内容

劳动法规定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1. 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如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工资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并规定了劳动者应遵守的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 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法确定了国家关于劳动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并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的法律程序和要求,保障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3. 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劳动法详细阐述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内容、形式和程序,以及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的条件与程序,保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4. 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劳动法鼓励和规范了集体合同的签订,明确了集体合同的效力、内容和签订程序,以及集体合同的执行和监督机制。

5.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法规定了标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以及加班工作的条件和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保障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和身心健康。

6. 劳动报酬制度:劳动法确立了劳动报酬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工资支付的形式、时间、项目和标准,以及工资保障措施,确保了劳动者的合法收入权益。

7. 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职业危害。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下位法: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体系中的一部分,专门针对劳动合同关系进行规定,是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具体化。

2. 调整范围的不同:劳动法调整的是广泛的劳动关系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社会关系,而劳动合同法主要调整的是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具体法律行为。

3. 法律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劳动法是综合性法律,既调整劳动关系,也调整社会劳动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劳动合同法则更侧重于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劳动法是我国劳动关系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而劳动合同法则是针对劳动合同进行细化规定的专门法律。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框架。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