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如何推动优良传统在部队落地生根

这个我知道!

  推动强军目标向基层拓展、向末端延伸,一个重要着力点是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使战斗力标准在基层立起来落下去,锲而不舍把战斗力搞上去。

  基层是部队的基石,是战斗力的“刀尖”,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基层过硬则军队兴、战斗力强。实现党在 新形 势下的强军目标,对于部队各级领导和机关来说,必须推动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向基层拓展、向末端延伸,让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在基层。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基层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平台,更是战斗力生成的源泉。任何新的作战理论、作战指导思想、作战原则、作战方针、作战方案包括战法训法,都需要基层官兵认真领会、实施操作,从而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高精尖的武器装备要靠基层官兵去钻研掌握,才能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先进的作战思想和战法训法要靠基层官兵去领悟实施,才能真正实现统帅部的战略意图,在战场上指哪儿打哪儿。

  同样,部队的活力、创造力也在基层。抓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基层广大官兵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上世纪60年代风靡全军的郭兴福教学法,就是凝结官兵智慧,在基层一线总结出来的训练方法;90年代“以劣胜优三两招”等群众性科技大练兵的火种,也是从基层燃向全军,对于推动新军事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们熟知的“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众多战法,无不出自战争年代基层官兵之手,更成为我军辉煌战史中的经典……

  理论进入实践,目标化为现实,必然经历一个抓结合、促转化的过程。有的单位对怎样担负强军目标赋予的重大责任,心中还没有绘制清晰的“路线图”;各项工作如何按强军目标来筹划推进,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桥”和“船”;组织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是否符合强军目标要求,还没有确立起具体的“标杆”和“尺子”。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强军目标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变成基层建设具体的思路、目标、举措,变成各项工作的规则、标准,努力与部队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本单位具体工作相结合,与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相结合。

  思想盾是最坚固的盾,精神武器是最锐利的武器。让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必须从根子上铸牢官兵理想信念,真正搞清楚“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基层官兵作为军队的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面对西方 意识形态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如果不把他们的思想扣子解开、问号拉直,就会动摇信仰信念,弱化战斗精神,再先进的作战思想和武器装备也发挥不了作用。

  我军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世,这种威名是靠无数英雄连队、英雄战士打出来的。从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情况看,作战编成逐渐小型化,基层部队在高科技战争中的“尖刀”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推动强军目标向基层拓展、向末端延伸,一个重要着力点是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使战斗力标准在基层立起来落下去,锲而不舍把战斗力搞上去。只有坚持用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标准检验基层建设,按照战斗力构成要素、体系结构和生成模式的新要求,抓好基层每个班、每个兵、每个武器装备的有机融合,把基层每把“刀尖”都打造得很锋利,部队才能攥成铁拳头,形成强大战斗力。

热衷于为网友服务的我为你解答!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