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什么是借词啊

借词是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词汇的现象,通常以音译形式出现,比如“沙发”、“麦克风”。历史上,英语中的“tea”、“kungfu”源自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日本语、越南语和韩语等语言也大量借用了汉语词汇,这些语言中超过一半的词汇与汉语有关。在韩语中,“我们”一词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类似于广东话中的“我们”。

借词可以看作外来词的一种,其音和义都来源于外语词汇。这些外来词进入汉语系统后,需要接受汉语的语音、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调整,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由于汉语的单音节、象形方块文字的特点,外来词在汉语中的融入过程往往更为复杂,却也更具创造性和独特性。

汉语对外来词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音译,即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些汉字不再保留其原有含义,例如“酷”(cool)、“迪斯科”(disco)、“欧佩克”(OPEC)、“托福”(TOEFL)、“雅皮士”(Yuppies)、“朋克”(punk)、“黑客”(hacker)、“克隆”(clone)等。2. 半音半意,适用于复合外来词,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半部分采用意译,如“呼拉圈”(hula-hoop)、“冰淇淋”(ice-cream)、“因特网”(internet)、“道林纸”(Dowlingpaper)、“唐宁街”(Downingstreet)等。3. 音译附加汉语语素,音译语素加汉语语素,如“嘉年华会”(carnival+会)、“高尔夫球”(golf+球)、“保龄球”(bowling+球)等;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如“打的”(打+taxi)、“小巴”(小+bus)、“中巴”(中+bus)、“酒吧”(酒+bar)等。4. 音意兼顾,即选用接近外来词词义的汉字进行转写,部分或全部音意兼顾,如“施乐”(Xerox)、“香波”(shampoo)、“味美思”(vercuth)、“销品茂”(shoppingmall)等。5. 借译,按照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

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审美意味,所选用的汉字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美国有一种叫Revlon的化妆品被巧妙地译为“露华浓”,取自唐朝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名诗《清平调三章》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不仅体现了音意兼顾的翻译方法,也展现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时特有的汉化处理功能。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