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怎么样理解设计美的文化性

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器物设计,怎样才能体现地区文化,怎样才能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是现代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应当关注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的设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观点。也是《考工记》所提出的四项造物原则: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跟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自然环境有关。做这样的选择是为了后代能在特定地区世代生息繁衍下去,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说,“美”不仅仅指所谓的“纯艺术”,它是文化概念上的“美”,渗透在一切事物和行为当中。我觉得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一个观点。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强调地方标志性文化的建设。我们做设计时,要了解更多地方特色的东西,以便更好地为地方服务。设计需要“全球化”,但是不能都去搞“全球化”,我们需要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更多民艺、民俗方面的知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知道一些具体的知识,而是教给他们怎样看待地方文化,如何从中吸取养分。现在有很多设计作品都求新出怪,认为那才是有个性,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美”应该是和谐中的“美”,那些怪异的所谓“设计”是没有文化的“根”的,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祖先是怎样创造的,是怎样设计的。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文化”,从我们的传统艺术中寻找自己创作的营养。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