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如何获得心流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9:39:12
综合而言,心流是指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的忘我愉快的状态,而它的产生依赖于个人能力与这个事件挑战难度的匹配。心流理论在创建初期提出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低于他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他就会觉得太难了,感到焦虑;而如果能力高于这件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他又会觉得太简单了,感到无聊。只有当能力刚刚与挑战难度相等时,人既不会感到焦虑,也不会感到无聊,才会产生心流。也就是说,人要产生心流,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这个事情应该对你来说不太难,又不太简单,刚刚好有那么一点挑战性,又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在此后三十多年的研究中,心流的理论被进一步发展完善。现在心流研究者普遍认为只有当能力与挑战难度都处于较高水平的时候,才会产生心流。而如果能力与挑战难度都比较低,即使能力和挑战难度是相匹配的,现在也被认为不属于心流的状态,而属于一种叫apathy(中文一般译为冷漠,总体来说就是有点无感)的状态。这种apathy的状态虽然不属于心流,但也属于一种比较舒适的状态,是比无聊、焦虑要好的状态。 因此,要产生心流的先决条件是自己的能力与所要做的事情的挑战难度都比较高,并且能力与挑战难度相等。那么接下来有两种情况: 你的能力已经很高了。 那么这个时候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去做那些与自己能力相等的事情即可达到心流的状态。 你的能力比较低。
下一篇
如何理解客户价值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