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外照射防护三要素是什么

外照射防护三要素指的是时间防护法、距离防护法、屏蔽防护法。

1、时间防护法

尽量减少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时间,以减少受照剂量。在工作场所剂量率不变的条件下,受照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因此想方设法减少工作时间是减少受照剂量的有效方法。

2、距离防护法

尽量增加人体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以减小人体受照的剂量。点状源在周围空间所产生的剂量率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当距离增大一倍时,照射量可减少至原来的1/4 。因此,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长柄工具,机械手等。

3、屏蔽防护法

屏蔽防护法,就是在人与辐射源之间设置屏蔽物以减小人员处的剂量率,从而减少人体受照剂量。所需用屏蔽物的厚度,应根据不同情况,如辐射类型、辐射强度、防护水平等通过计算确定。在实际的防护中,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可以凭半厚度的经验数据确定γ射线屏蔽材料的厚度。

扩展资料:

外照射作用的强度取决于机体吸收剂量的大小。不同照射量和作用方式产生不同的效应。人员在短时间内,外照射吸收剂量达1戈瑞以上时,可引起不同类型的急性放射病。当人员经常受到小剂量的外照射时,可能会引起慢性放射病。各种天然屏蔽物、工事、装甲车辆、建筑物对射线的外照射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即使是体外照射,也能对深部组织造成损伤;α射线的生物效应虽然较大,但穿透能力小,在体外不构成对人的威胁;β射线的电离作用和穿透能力处于α与γ之间。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