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的远近处理具有什么特点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1:07:44
中国传统绘画的远近处理,具有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的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中国传统绘画在透视上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
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
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
扩展资料:
传统的中国画是以毛笔、水墨、矿物质颜料、绢帛、宣纸为工具。从表面题材上看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表面形式上分工笔画和写意画。
总体上追求神韵和气韵的表现。造型不拘于外形的肖似,注重表现外物的内在神韵和画家的情意。人物画主张以形写神,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花鸟画则强调生命的表现和寄寓情怀。
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和空间处理区别于西方古典绘画只表现特定时空的传统,常按画家的主观意图自由组合空间。如不断移动视点或并置时空,讲求平面布局的横卷图,用高、平、深三远法结果画面,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处理方式等。
用线造型是中国化最基本的造型方式。结合毛笔的运行,线条不仅能状物,还能传达出画家的 主观情绪,对欣赏者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向着主观意像化发展。工笔重彩,使用纯度很高的色彩,产生装饰意趣,水墨写意,则将色彩淡化为不同的墨色,结合宣纸的性能和不同笔法,使浓、淡墨色能给人以想象和审美的感动。
中国画家历来重视在书画中表现学养、品格、情操,由是形成了诗、书、印结合一体的独特风格。其中的诗、书、印不仅是画面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有生发画意,直抒情怀的作用。对中国画审美特征的理解会敏锐我们的直觉,欣赏时再结合想象,方能领略作品的神韵,陶冶情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