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称霸东亚的日本,到现在究竟还有多少家底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0:41:05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印象,许多国人之所以不太好,一方面是民族情节因素,近代历史上,日本是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这一点不可能忘记。
当然,仅仅说是因仇生恨,那也有些片面。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国家这几十年发展得很不错,国家有钱了,实力强了。无论经济,军事,我们都已经超过了日本。那么我们自然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正常的眼光即可。这就好比二十年前,大多数人对于手机电脑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奇,但是如今见得多了,也就那样。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小看这个国家。无论你对于日本是何种感情态度,都必须要承认,这个国家,依然很强大。
比如经济上,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东京依然还是亚洲金融中心,日元也是国际通用货币之一,影响力甚至大于人民币。2018年其gdp接近5万亿美元,人均GDP接近4万美元,是我们的四倍多。
而在这高收入的背后,乃是有着先进、庞大且完备的工业体系支撑。日本的制造业规模或许不如中国,但日本的制造业水平是要高于中国的。按照目前的世界的制造业水平划分,日本是处在第二阶段的,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是仅次于美国的制造业强国。而咱们中国还处于第三阶段,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着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这里提到的四级梯队,是国际上对于国家工业水平的划分。
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
换句话讲,日本依然还是我们追赶的一个目标,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指出,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还要再努力30年。
此外在国家于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也说明过这一问题:
根据我国制造业发展规划的规划,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2050年,综合实力进入制造强国前列。
而公司的模具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进口模具,另一种是国产模具。两种模具的价格相差巨大。国产模具一般一万多一套,进口模具得四五万。但是价格差异的背后,则是模具工艺水平的差距。首先使用寿命上,国产模具压个两三万片就用不了了,而进口模具至少八万片起。
其次是产品质量,前面说过模具的好坏对于产品后续工段影响巨大。进口模具的产品合格率可以达到98%,国产模具85%也就差不多了。而且进口模具的产品,整体的光滑度,成型度,钴磁量都要比国产模具好。所以一般进口模具出来的刀片价格都要贵几块。
当然,还有原料的损耗,模具的故障率这些,那都是国产模具要大。
总之,师傅们都爱进口模具,如果不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国产模具估计都用不了。这就是差距,人家的材料,人家的工艺、人家的技术,就是比你好。不是不想用国产,是没法用!
当然除了这一点,公司的压制设备,甚至于部分产品工艺都来自于日本公司。因为他们在这个行业确实比较拔尖。
其实举这个例子,不是要说国产的就不如进口,只是说在某些行业,日本确实还有很大领先。
据我了解,目前在很多行业,日本都是这种情况,比如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电器设备等等。别看我们国家现在工业规模很大,但事实许多技术都要依靠别人,利润也大部分被别人赚走,前几年的芯片就很说明问题。
当然,除了这些优势以外。
日本的教育也是不可忽视,其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水平都要远超我们。日本历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明治维新时期,就有45%的男子、15%的妇女识字,1900年,就已经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08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就已经超过了90%。
而在高等教育方面,东京大学仍然是亚洲超一流的高等学府,清华北大都只能望其项背。比如新世纪的十九次诺贝尔奖评选,每一次都有日本,这就很说明问题。而这些都得益于日本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庞大的人才储备,以至于可以连续不断的在科技领域上做出成果。
当然,尖端领域的科技领先只是国家强大的一部分助力。教育所带来的更多的是一个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其对于国家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在科技领域,科技需要人才作为支撑,日本历来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日本每万名劳动力人口中科研人员的数量为130人,远远高于中国的19人和美国的81人,长期占据世界第一位置。
还有我们许多人总认为日本是个弹丸小国。但日本其实并不小,37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超过英国,而一亿多的人口更是位居世界前列。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美国。此外日本还有45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经济区,差不多是咱们的两倍,所以当岛国,也有他自己的优势。
总之,日本在当今世界仍然是有数的强国。
当然,我们也不要因此妄自菲薄,咱们国家的强大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是说我们要居安思危,客观看待对手的实力。战术上可以藐视,但是战略上一定要重视。取长补短,我们有我们的长处,但不要自大,有些地方别人确实比我们做的好,只有认清自己的不足才会进步。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