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探访海昏的侯与国

  还记得上半年首都博物馆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的人满为患吗?如今,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成果展作为常设展览已于10月11日在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海昏侯墓园出土文物继去年在江西省博物馆和今年首都博物馆展览后,第三次面向社会公众展出。而这一次的大展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新收获?

  青铜雁鱼灯

  青铜温鼎,出土于海昏侯墓的这件铜鼎,其造型独特,真正用途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展览不同于以往两次时间短暂的临时展览,而是将作为江西省博物馆一个固定专题陈列,长期对公众开放。较之前两次临展,本次展览无论在展览规模、展示内容、展品选择、形式设计,还是对观众的服务品质上都体现出全新的理念与特点。

  此次展览规模较大。展览设在江西省博物馆1号馆,总面积2300 平方米,展线350 米。此次展览内容在首博展基础上,既增加了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如主棺清理,特别是刘贺玉印的出土情况;又展现了一批最新研究成果,如对竹简文字的释读、墨书金饼的最新解读、孔子像漆质构件的最新认定等。

  展览以发现发掘文化阐释人物解读面向未来为主线,分惊现侯国、王侯威仪、墓主刘贺、保护共享四个部分展开。在展品选择上,选取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及其墓园出土具有代表性且符合展出条件的文物922 件,较首博展出数量增加近一倍。文物类型涵盖青铜器、陶瓷器、金器、玉石角器等多个品类。展品主要增加了包括刘贺玉印在内的主棺最新清理出土的金器、玉器等海昏侯刘贺贴身精品物件。

  马蹄金与麟趾金的造型优美,有些小的马蹄金中间还镶嵌玉,极尽奢华。在麟趾金下方的细节装饰中,还有许多工艺精巧的小孔,据悉,上面还应镶嵌有极细小的宝珠,起到更好的装饰作用。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宗九奇介绍:麟趾金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元帅纯金勋章,那是无价的。马蹄金相当于现在的纪念币,因为它不是大量流通的货币,价值非常可观。汉代还喜欢把金子做成金饼形状,其实金饼就相当于现在的金砖。

  在发掘出来的一盒马蹄形金器中,还有几个是长方形状的。对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仲立说:长方形的叫麟趾金,也是汉武帝时的黄金币。主要用来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存世稀少。

  海昏侯国,涵盖的范围不止墓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此次展览的标题在海昏侯后面新增了一个国字,其背后蕴涵的信息就已大范围地扩大了。第一部分惊现侯国 展现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历时五年的发现、发掘历程和侯国遗址、刘贺墓园的考古研究成果。随着目前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这座此前只见于史书上的国逐步呈现在世人眼前。据悉,考古人员对海昏侯的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面积超过5 平方公里,发现了紫金城遗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遗址,并证实面积达3.6 平方公里的紫金城遗址是海昏侯国的都城,成为我国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聚落。因而这是一座立体的、多元的王国,而非仅仅一座贵族墓葬。展览第一部分详细交代了考古挖掘的缘由、经过和具体措施,以及此次考古挖掘作为国家工程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昏侯国将以更完整、清晰的面貌示人。

  初听海昏侯一名时,似乎让人觉得这是后人在刘贺这位荒淫皇帝死后给予的讽刺之号。其实,海昏侯这一名号在刘贺生前已经授予。据悉,古时鄱阳湖浩瀚无边,被称为海,而刘贺之封地在鄱阳湖西边,古人认为西边为太阳落山之处,故为昏,海昏侯因此而得名。被贬入海昏之地的刘贺,生前郁郁不得志,但这块富饶的土地最终造就了其陪葬品的奢华。

  西汉海字青铜印

  玉印钮式为蟾蜍钮,在古玺中非常少见。汉代对官印制式有严格规定,皇帝皇后为金螭虎钮,而汉代三公、左右将军、皇太子、诸侯王及为数众多的列侯皆为龟钮。但汉时私印形式多样,印钮多为蛇、龟、瓦、鼻、覆斗等,亦见辟邪钮、蜥蜴、鱼等印钮。刘贺印属私印,不受官仪所限,用蟾蜍为钮,亦属正常。蟾蜍,古时被奉为月中神灵,是避凶趋福、多子纳财、富贵长寿的吉祥图腾

  规模空前,震撼眼球的奢华

  王侯威仪部分,从礼乐宴飨、车马出行、酎金积贮、生活风尚四个方面,展出了大量的青铜食器、礼器、乐器与金器,其陪葬之奢华让人惊叹。备受人们关注热议的金器和五铢钱在展览中采用规模化、精品化呈现,350 件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和上万枚五铢钱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在布置上,策展人将金器出土时的位置,按编号依原状摆放呈现。而从细节上看,马蹄金与麟趾金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华美异常。

  此外,之前受条件所限,未能成组套展出的青铜壶、昌邑食官青铜鋗、青瓷壶等也悉数集体亮相,让人直观感受汉代王侯文物的组合和规模;经过前一阶段文物专家认真细致的工作,青铜钮钟、编钟架青铜套头和车马器等一批文物已得到科学修复还原,重新焕发出夺目光彩。

  遗憾的是,受制于文物保护的条件,此前出土的大量竹简、漆器,由于目前正在做保护处理,不适宜展出,这部分文物通过复制品、图版、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展现。

  青铜缶,东周时期

  海昏侯其人,填补传统史料的认知

  第三部分墓主刘贺,展示了确定墓主的完整证据链,并试图通过文献记载和考古成果对拥有传奇经历的刘贺进行还原和解读。保护共享部分向人们介绍此次考古工作高水平的文保理念和方法,以及未来对海昏侯国遗址的规划展望。经过此前出土的刘贺玉印,墓主人身份已经得到确认,此次展览也首次亮相了这一枚玉印章,围绕这位海昏侯生前的人与事也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文献记载中,刘贺一生经历王、帝、庶民、侯4种身份:4 岁为王,18 岁称帝,在位27 天后遭废黜,其后以平民身份被幽禁在山东近10 年,29 岁又被封为海昏侯并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此后不到5年就在封地去世,终年33 岁。

  27 天的帝王经历,给刘贺在汉书中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罪名。然而,刘贺墓出土文物所反映出来的刘贺却与史书上的记载有所不同。

  除了此前出土的孔子像屏风外,墓中还出土了整套乐器,包括两架铜编钟、一架铁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众多的伎乐俑,形象地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这也是刘贺个人修养的一个体现。刘贺被废黜并非因其荒淫无道,而是触怒了权臣霍光,秦汉考古学界和秦汉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对此普遍认同。

  在展览第三部分,还有一件东周时期的青铜缶,其造型古雅,纹饰优美,据介绍,此件青铜缶有可能是刘贺生前的收藏。

  因此,有专家提出史书上所谓荒淫不足为凭。从出土文物能判断,刘贺受过良好教育,汉书上也有关于他簪笔持牍形象的描述。他被废黜更多是因为辅佐他的昌邑群臣对朝中局势的误判,以及他过早地锋芒外露了。而历史的有趣就在于,我们总是在无限地接近原来的真相,海昏侯其人是昏君还是风雅才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同样,我们也期盼更多的考古成果公布。

  不宜展出的漆器则以复制品的形式呈现,从其纹饰与造型可以看出汉代漆器精湛的制作工艺

  (编辑/ 董萍 图文整理/易隶)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