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GPS系统有哪些优点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9:31:07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主要借助空间卫星网络对军队移动和导弹飞行等提供技术支持。美军在1994年就建成该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发射改进型卫星来更替。
美军2010年发射的新型全球定位卫星,能提供增强的信号功率给地面接收机,以及多个新的军用信号频段,从而为美军提供具备高精度、高加密、强抗干扰能力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为确保美军的太空优势,特别是拉开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2001年,五角大楼首次提出了“太空作战快速响应”的概念。美军首颗“太空作战响应卫星”(ORS)已研发成功,正在安装集成主传感器,很快就可待机发射。该卫星进入轨道运行后,可确保美军在未来冲突中,从容应对来自太空的各种挑战,有效防御敌方攻击并迅速展开反击行动。
与美军发射的这4颗“顶尖级军用卫星”相比,其他国家或者根本没有此类功能的卫星,如“先进极高频通讯卫星”和“太空作战响应卫星”;或者虽有同类卫星,但技术上要逊色于美国,比如欧洲的“伽利略”以及俄罗斯的“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无论在使用范围,还是可靠性方面,与美国的GPS系统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美军方在向国会提交的《2011年财政预算:军事空间计划》中说,通过发展新的军用太空计划,能极大增强美军地面战场、空间感知和精确打击能力,为战斗指挥、无人机以及特种作战等活动,提供全天候、稳定的情报支持,还能实现导弹预警和空间资产保护等。
总之,2010年发射的4颗“顶尖级军用卫星”,能有效巩固美军的太空优势。
另外,卫星高速的数据率将实现军事通信的变革。战场视频、战场地图和目标数据等信息都显示在屏幕上,如同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一样。战机、坦克、潜艇、战士如同摄像师,将侦察到的视频发送给司令部。冲锋陷阵的信息、扫描到的数据、战争场面都实时反映,历历在目。指挥员了解战场就好像看战争大片,指挥战争就好像是“导演”,有时自己也成了“演员”。美国国防部说:只靠通话和文字指挥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
“先进极高频”系统可直接对来自终端的请求做出回答,并根据优先级提供点对点通信和网络服务,对高级别用户还能提供专用信道。
这4颗通信卫星大部分运行在地球上空36000千米的恶劣环境中,除了抵抗自然电磁噪声干扰外,还必须对抗蓄意制造的强电磁干扰的能力。
在当代电子战争环境下,通信卫星受到敌方的侦收、干扰和攻击等威胁极大。抗干扰技术成为通信卫星的关键技术。卫星采用数字波束、跳频、铁氧体技术及复合信号驱动等先进技术,可有效从空间、时间、频段等多个方面抵抗多种干扰,保证卫星在空间恶劣电磁环境下更好地通信。
生命力是战争,也是卫星的能力。卫星通过星间通信实现全球服务,减少卫星对地面系统的依赖。如果地面控制站被破坏,整个系统仍能自主工作6个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