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头等舱是种怎样的体验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3:17:43
头等舱体验升级:隔音软卧大包厢的感觉
坐头等舱的体验可以概括为从“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让一让”升级到了隔音软卧大包厢的舒适感受。
我从小就喜欢坐飞机,坐过国内外20多家航空公司的各种航线,除了四川航空的澳洲航班有一份惊艳的回锅肉盖饭外,其他航空公司的服务和硬件都相差无几,包括豪华航班也是人挤人。中东的航空公司虽然被誉为“壕行”,但被一群中东大汉和蒙脸大姐包围的感觉确实令人想卖安利的打折香水给他们。半夜醒来,看见旁边一个蒙面妹子差点吓得尿裤子,厕所都不用去了。亚洲航空的硬件通常优于欧美澳,华航新航和国内航空公司服务不错,但也有越南航空这种拉后腿的。最后我还是决定继续支持国内航空公司,最常坐的是南航,飞机较新,有各种小哥CC可以调戏(调戏女CC会被打吧),而且一般都会多给我一份飞机餐,成了忠实用户。
之前每次出行都是坐经济舱,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飞机上也就十几个小时,忍忍就过去了。我身高188CM,体重也接近这个数字,在经济舱坐着就像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座椅间距虽然最大,但对我这种体型的人来说还是不够。加上住在悉尼,需要转机,能去广州宰一下原先的小伙伴们,因此乐此不疲。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的旅程,从悉尼到广州、温哥华、广州、东京、广州、悉尼。主要原因是悉尼到广州的飞机是A380(现在似乎换成了A332),广州飞温哥华的是B787,都是较新的机型。我也没有飞过787,正好可以体验传说中的可以看到地平线的大窗。不过飞了五段经济舱之后(最后两段往返日本的升级成了高端经济舱,腿部空间完全不是问题,但吐槽下短途的南航高端经济舱居然就比经济舱多一包花生米),屁股瓣基本上都要压扁了,想象一个近XXX斤的胖子的重量压在那么小的面积上,各种压强作用力。每次下飞机都像小儿麻痹症患者一样。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把从广州飞悉尼的最后一段升级成了豪华头等舱,A380的豪华头等舱应该是国内最货真价实的头等舱了(南航A380是三舱布局,豪华头等、商务、经济舱)。
从东京飞广州转机到悉尼大概有2个小时的停留时间。下午从日本成田机场上飞机,当天晚上9点多的飞机从广州走。前一段日本飞广州还是高端经济舱,没有体验到传说中的日航休息室,不过头等舱的体验从飞机一降落就开始了。CC过来确认身份和转机信息后,带我率先下飞机,单独上了一个黄色的小巴士去转机。一下车就看到了地勤MM在等候,屁颠屁颠过去后被带着穿过一个昏暗的小走道,迅速通过了边检,5分钟过中国边检。之后送到了南航在白云机场的休息室开始大吃二喝。这个休息室的食品是用大排档自助餐的形式提供各种想不到的好吃的东西,如虫草汤、各种小坚果和报纸。飞机延误了,我就在休息室里面淡定地吃了3个多小时,期间一直有地勤MM过来确认航班信息,所以就很安心地一直在等。从来没有这么开心地等待飞机延误。
上飞机后,给了苹果汁和其他小坚果和报纸。A380的头等舱一共有8个,位于一层客舱的最前方,头顶上没有放行李的柜子,这样就没有那种压抑感。之前做A380总是担心撞到头,因为两层的飞机还是会矮不少。不过没有行李架代价就是一上飞机CC就会把你的手提行李拿走放到头等舱最前面的柜子里面去,然后需要拿个东西都需要按铃。后来实在不好意思总麻烦CC,就自己去把包拿过来放到自己脚底下了。空间大就是任性啊。
腿部空间示意图,请忽略答主的红色袜子,非本命年!机上娱乐系统的说明书,我连滚带爬地跑到屏幕前面才发现,这个娱乐系统屏幕不是触屏的,不过那么远的屏幕用触屏似乎意义不大。小手柄居然还能实现鼠标的功能,另外电影和电视剧的数量都要比后舱多很多。
座位的横向空间,南航A380经济舱是2-4-2布局的,头等舱一排只有4个位置,也就是说一个人占据了相当于经济舱两个人的横向空间,对于经常被经济舱扶手压出红印的胖子来说,太幸福了。
头等舱1-2-1的布局,中间两个位置之间有个隔板,没事的话可以升起来,有事的话可以降下来方便各种相互调戏。两个相近的位置,据说新航的飞机是可以弄成一个双人床的,但那个是新加坡飞纽约的,我去纽约应该也不会在新加坡转机,所以自动忽略了。
上晚餐了,上飞机之后CC就过来帮你吧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都点好。我一直对坐飞机时候吃的黄油面包还是挺带感的,所以特意多要了一些,结果给了一整筐面包。这个功夫汤第一次喝到,一开始以为是茶水,后来被国内的小伙伴集体鄙视了。在澳洲大农村生活的的确见识有限。煲仔饭,这个味道水平在地面上来说也是不错了,所以我还是在撑得已经快翻白眼的情况下吃完了一整碗,主要也是考虑一旦回到悉尼基本上就和好吃的煲仔饭说再见了的重要因素。
吃完饭去了洗手间,回来的时候CC已经帮我把床铺好了,还给放了睡衣。被褥和被子都挺厚的,舒适程度很好,相比原来坐飞机那个薄薄的毯子,唉。早上在牛肉面的香气中醒来,盘腿坐在床上吃早饭。这待遇除了以前生病以外都没有体验过啊。
快降落了,CC已经让经济舱的小伙伴们各种不舒服(请调直座椅开始折磨后背,收起放胳膊睡觉的小桌板,打开那个亮瞎氪金狗眼的遮光板,关闭让你打发时间的电子产品)。但是头等舱还可以继续睡觉。最后一直到降落前转三边的时候才过来把其他人叫醒,整整多躺着睡了30多分钟。我做头等舱依然睡的不是很死,大概睡了4个小时就醒了。不过躺着休息就是比坐着效果好,基本上下飞机了完全不觉得疲惫,时差神码的也是没有压力。想想大概一个月之前从国内飞到加拿大的倒时差,泪奔啊。
头等舱上座率低,最后我坐到靠边的座位去拍飞机降落了。如果论坛里面的小伙伴坐飞机来悉尼的话尽量坐靠左的座位,如果使用北跑道的话是可以看到歌剧院和大桥的。降落的时候,声音小,一方面离飞机发动机比较远,同时由于声波传递的多普勒效应(后经小伙伴们提醒估计是因为出风口的噪音比进风口大,忽略这个多普勒效应吧)。我自己的感觉上来说噪音大概有经济舱紧急出口的30%(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每次坐紧急出口都被吵死的人飘过)。
悉尼的海关是出了名的慢,尤其是早上飞机多的时候。可能下飞机9点,出了机场就得直接午饭了。南航还很贴心地给了一个快速过海关的证明,当时还想留下来下次用,但是黑脸海关大叔无情地拿走了这个快速通关证明。
总结:南航头等舱的确名副其实,能和它的名字相匹配。虽然之前网上很多人都在吐槽南航的5刀气泡酒事件,但是南航的整体服务真的已经在各家航空公司中算是很好的了。南航的CC会让你觉得更亲切也更随和,而不是那种流程化的所谓高标准戴面具式的服务。服务与被服务就是一个与人沟通的过程,我个人觉得这种随和的交流方式更让人觉得舒适。当然这可能也与我喜欢没事经常和CC扯谈有关。
后来还想起来其实之前还做过一次华航的头等舱,香港飞台北,B747机型,二层的几个座位。不过居然都没在第一时间想起来,就可见有多一般了。飞机超级旧,座位只能放到170度,而且小腿以下都是悬空的。完全和这次南航的体验没法比。所以各位小伙伴还是不要过分迷信外航(中华航空算外航么?等等啊,有人敲门查水表,我等下回来接着写...)。
下一篇
计算机计算总评均分的公式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