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龙简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3:19:34
埃德蒙顿龙,科学名称为鸭嘴龙科的一员,生活在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大约7100万至6500万年前的地球历史中。这个巨大的恐龙以其发现地——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顿而得名,其化石最早在马蹄峡谷组被发现。埃德蒙顿龙的种类繁多,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帝王埃德蒙顿龙(E. regalis),由劳伦斯·赖博在1917年首次命名。另一著名种E. annectens,原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92年命名,曾被误归为Claosaurus annectens,后来才确认为埃德蒙顿龙的一员。
埃德蒙顿龙是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身长可达到13米,重量达到4.0吨,是鸭嘴龙科中体型较大的物种之一。它们采用四足行走,但常常后腿直立以提高觅食效率,这使得它们在形态上与大鹅龙有几分相似。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鸭嘴状的嘴巴,以及数量众多的后齿,这些后齿特别适合于咀嚼植物,尤其是那些硬质的植物。
埃德蒙顿龙的生活时期正好处于白垩纪的中期到晚期,这个时期的恐龙生态丰富多样。第一块埃德蒙顿龙化石是由乔治.F.斯坦伯格,一位美国知名的古生物学家,于19世纪末在艾伯塔省附近发现的。它们的体重在2.6吨至3.5吨之间,体长则达到约9.8米,显示了其惊人的体型。这种恐龙的生存环境和食性揭示了那个时代生态系统的特有面貌。
扩展资料
埃德蒙顿龙(学名Edmontosaurus),又译艾德蒙托龙、爱德蒙脱龙,是鸭嘴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于上白垩纪的麦斯特里希特阶,距今约7100万到6500万年前。
上一篇
jcl分班考试难度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