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宋代书院制度起源于哪种教育形式

宋代书院制度起源于科举制。

宋代书院的起源与兴起:

书院这一名词肇始于唐朝,最早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根据史籍记载当时最早出现书院名称的是丽正书院及集贤殿书院,都是官方创立的,在当时只是作为朝廷藏书、校书之所,并非教育士子的教育机构。

然而说到集贤殿书院,就不能不提到唐玄宗在位时整理内府图书运动,原来,唐朝建立后,一方面继承了隋朝政府的藏书,另一方面又曾从民间收购图书,并命人写录、收藏。但是由于这些图书一直缺乏系统整理,到了开元初年,书籍纷乱断简残篇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

为此,唐玄宗亲自发起了一场整理内库图书的活动,而集贤书院就是在这一整理内库图书的活动中出现。王应麟《玉海》:开元十一年春,于大明宫光顺门外造丽正书院。夏,诏学士侯果行等侍讲周易老庄,频赐酒馔。开元十三年,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

有学士、直学士、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知书官等。集贤院学士,掌刊集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考其学术而伸展之。

凡承旨撰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所以书院最初的任务只是帮助皇帝了解经史典籍,举荐贤才和提出某些建议,供皇帝参考、选用,和后来意义上的书院根本不同。

由此可知,唐代所创立的丽正书院及集贤殿书院,是中国古代最早以书院命名的机构,而此后所说的书院就是起源于此,不过丽正书院及集贤殿书院却只是书院名称之始,而并不是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之始。

虽然如此,在文化灿烂的盛唐,这一个官方学术机构的出现,却对当时的官僚、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到了唐德宗贞元后,出现了一些私人创建的书院,但是规模很小,从学者也少,且以读书为主,讲学为辅。见于文献记载的唐代书院有34所。而真正具有后世意义上的书院是五代南唐所建的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庠,也是宋代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