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俄国19世纪末社会现状

一、政治:在19世纪末,俄国正处于政治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以实现从传统管理组织向借鉴西方经验的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行政体制的转变。俄国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构建近代政治体制,包括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这促进了政治民主化进程。然而,实际权力依旧由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控,这种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的俄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与上层统治者的奢华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经济:1、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2、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4、1903年,俄国的封建落后性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突出。5、俄国的发展高度依赖外国资本,资本主义发展并不独立。

三、农业:尽管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但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农民在政治上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经济上仍然依赖地主。他们承受着赎金、贷款利息、各种手续费以及土地税、自治税和村社捐税等多重税务的压迫。农民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少数成为富农,他们拥有优质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资金,成为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多数农民则因破产而失去土地和其他财产,沦为农村中的无产阶级。

四、文官制度:在19世纪末,俄国的国家官员制度逐渐完善,确立了官员制度的基本运行原则,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选拔、晋升、管理、培养、监督和社会保障在内的制度。

扩展资料:尼古拉二世在位期间,俄国正处于变革的时代。从19世纪末开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俄罗斯工业体系得到完善,资本主义改革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国内贫富差距扩大,大量农民破产,社会矛盾激化。为维护统治,尼古拉二世继续进行内改革,同时推行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政策,对外进行侵略扩张。他特别对远东地区的中国东北和朝鲜的领土与财富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位期间,他更是野心勃勃,渴望扩大自己的帝国版图。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