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英国为什么能成为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英国曾是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其殖民地最多时面积达到本土的110倍,人口密度为240人每平方公里。到一战前夕,英国控制的全球势力范围占世界面积的四分之一。二战后,这些殖民地纷纷独立,目前,英国的“原殖民地”主要包括王室领土、海外领地和英联邦国家。尽管独立者众多,但留在英联邦内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仍然保持着与英国的联系。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英国的三大孝子,养育了大量的英国后裔。这三个国家与英国相对最具有类似性,人口组成类似,文化类似,社会制度类似等等。比如,都是沿海或岛屿国家,拥有便利的海运。

英国殖民地的成功,部分原因在于其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传授。与西班牙的统治方式相比,英国的统治方法无疑更加有利于长久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并使其在独立之后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相比之下,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是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

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所以有如此悬殊的结果,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政策是决策的自主性和交易的自愿性的完全市场经济政策;而西班牙对其统治的殖民地则是采取政府指导下的所谓重商主义经济政策。英国殖民政策是完全市场经济,而西班牙则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是放手让商人去操作,政府极少插手,经营方式也是公司制。这里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早在1215年的《大宪章》中,英国已经开始对国王的征税权作出限制。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的垄断特权被国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

相比之下,西班牙由于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西班牙政府在殖民活动中攫取了大量财富,然而这些财富并没有被投入生产活动,相反,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却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英国和西班牙殖民地不同结果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那就是:一些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以及它们所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是无法长久的,这种体制和政策安排在发展初期是有效的,但是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上,就必须及时进行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进一步市场化,否则会引来种种恶果。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